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超过30个国家上万名运动员云集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参加世界啦啦队锦标赛,世界啦啦队锦标赛赛场作为国际啦啦队运动蓬勃发展的缩影,透视出啦啦队运动独特的魅力与无限的发展空间。历经近百年发展的啦啦队运动已成为一项具有独立比赛体系的体育竞赛项目。 啦啦队运动自2001年进入我国,短短的几年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项目学习认识到努力提高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过程。将运动、激情、表演与难度融为一体,高度一致性的要求、特有的难度配合、严密的团队协作精神铸就了啦啦队运动独有的团队魅力与啦啦队文化。啦啦队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拓展相关专业技能,还可以树立青少年积极、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陶冶情操、调节心理。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教育为前提,寓素质教育于啦啦队运动之中,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啦啦队,走进啦啦队,享受啦啦队运动,2008年1月中国教育部已通过审议将啦啦队列为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目前在我国,教练员、运动员对啦啦队运动尚处于摸索与进一步的认识阶段,对相关理论知识、正确技术、教法和训练方法等一系列啦啦队专业知识有着强烈的学习渴望。以世界啦啦队强国美国为例,啦啦队训练营是啦啦队员和教练员交流信息、提升技能的重要途径与有效方式。暑假期间,不同规模的啦啦队训练营达上万个。训练营这一组织形式已经非常成熟,是美国以及欧洲发达国家青少年学习和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际全明星啦啦队联盟与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啦啦队委员会合作,于2007年8月和2008年2月分别在中国广西南宁、哈尔滨亚布力举办了“国际全明星啦啦队中国区训练营”。来自全国各地大、中院校的教练、教师、学生、啦啦队运动爱好者近800人次参加了训练营。训练营以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全新的组织模式,新颖的授课方式迎得了学员的一致好评,两期训练营都出现超员现象。训练营在我国的成功举办引发了对啦啦队训练营这一全新组织模式的思考。 本文针对我国啦啦队运动发展初期的实际需求,详细分析了啦啦队训练营的功能及必要性,借鉴国外啦啦队训练营经验,以国际全明星啦啦队中国区训练营南宁站、亚布力站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中国啦啦队训练营的组织模式,使之成为我国啦啦队运动推广和发展的重要补充形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啦啦队训练营应开设:策划部、市场推广部、宣传部、后勤部、财务部、销售部、导师部七个组织部门依照以下程序进行组织与筹备: (1)训练营主题设计 (2)训练营举办地选取 (3)设置训练营课程 (4)训练营师资人员配备 (5)推广与宣传 (6)训练营监控与实施 (7)训练营评价考核激励机制运用 (8)训练营后期工作完善 结合我国国情与项目发展现状,中国啦啦队训练营组织模式的运用与实施还需加强我国训练营导师团队建设、注重营销策略的运用、配合保险机制的完善并最终经历时间和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