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与途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其中吸引眼球的是第26条“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这是自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县域经济”以单独一节的形式,出现在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中。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是我国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选取的青龙满族自治县是河北省的一个经济落后民族自治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县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与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差距依旧明显。作者分析了目前制约青龙满族自治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青龙满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青龙满族自治县经济发展历程研究,得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灾害和受教育水平低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收入偏低,导致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二是企业发展工业化程度偏低,乡镇企业管理落后,没有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产业现代化水平低,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三是政府服务监督职能有所缺失,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以上问题正是一直以来制约和困扰青龙满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只是当前阶段更加突出。文章最后提出要解决好青龙满族自治县经济发展问题,必须把政策扶贫和农民脱贫增收结合起来,用足用好国家民族政策,大力发展地区优势经济,采取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打造可以走出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能够吸引人才和资金的城镇建设,来解决当地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切实增加居民收入,维护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稳定和民族团结。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访问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青龙满族自治县经济发展现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谈,或到相关政府部门查询以获取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信息。2、历史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大量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如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来获取有关所研究青龙满族自治县的信息。3、比较法:运用各种比较手段,进行横和纵向的比较,对青龙满族自治县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等进行对比分析。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引用文献中采用的统计数据,对青龙满族自治县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