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方政府推广PPP项目的热情空前高涨和PPP项目融资难的背景下,基金工具以其较低的融资门槛、灵活的募资方式、独特的杠杆效应等优势吸引着中央级和省市级各部门的注意。2015年11月,财政部印发《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提出了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对基金设立、运作和风险控制、终止和退出、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及监督管理等进行了规范。政府投资基金也进一步朝着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此后,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运作模式,推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加速发展。但政府投资基金在PPP项目中的运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诸如基金投资区域和领域分布不平衡;投资方式不清晰,退出模式较为单一;政府资金公益性与私人资本盈利性出现了较大的矛盾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政府投资基金在PPP项目中的运用过程,以期为今后基金工具在PPP项目中的运用提供参考。首先,本文介绍了政府投资基金的相关概念,并阐述了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私募股权基金理论、项目融资理论、投资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等,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支撑。随后,本文对政府投资基金在PPP项目中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包括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项目的可行性和现存问题、投资方式、组成方式、各方出资比例和投资结构,从而为本文的分析提供充足的现实背景。之后,本文在文献分析、政策文件分析和相关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了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项目的影响因素,包括合规性因素、政策性因素、盈利性因素这几个方面。接着,为了明确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的运用过程,本文构建了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项目的适宜性指标评价体系,包括适宜性定性评价指标和适宜性定量评价指标。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项目的适宜性定量评价模型,并对不同投资额的项目和不同行业领域项目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参考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的思想,明确了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项目的适宜性定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从而得出了政府投资基金在PPP项目中的运用过程。再后,本文采用实物期权的三个模型对PPP项目的运营期末的项目价值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政府投资基金在PPP项目中的退出方式,对各个退出方式的边界、适用范围、具体类型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从而构建了政府投资基金运用于PPP项目的完整框架。最后,本文选取了浙江省台州市铁路S1线一期工程PPP项目作为案例,对上述分析过程进行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