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温和灸配合推拿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了解温和灸配合推拿疗法对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6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通过视觉疼痛量表(VAS)、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及总有效率的评估对比,以综合判断两组的治疗效果。另外,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均接受心电图、胸片等检查,记录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用统计软件包SPSS22.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研究。统计方法:治疗前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而组间治疗前后的比较则行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用χ±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不符合t检验使用条件时则行秩和检验,用R(P25,P50,P75)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例60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过程中无脱落和死亡病例。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70%,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经Wilcoxon秩和检验,P<0.05(见表6)。表明在本研究课题中,实验组对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FMA评分及MBI指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并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7-9)。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行为活动能力,即在临床基础治疗上配合温和灸与推拿疗法对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治疗过程未出现烫伤、皮肤肌肉损伤、病情加重等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功能改善均有积极影响,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或者不良反应;实验组对治疗中风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温和灸配合推拿疗法对于研究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是有意义的,适用于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