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晶态Ni基钎料开始熔化温度高、熔化温度区间宽,钎焊时金刚石微粉易产生热损伤。非晶Ni基钎料开始熔化温度低、熔化温度区间窄,能够减轻金刚石微粉的热损伤;而且,非晶Ni基钎料对金刚石润湿能力强,适用于短时钎焊,较短的钎焊时间可进一步减轻金刚石微粉的热损伤。因此,如果用非晶Ni基钎料和感应钎焊这种短时加热方式进行金刚石微粉的钎焊,就可以制作出性能优良的钎焊金刚石微粉工具。本课题以钎焊金刚石微粉磨头的制作为例进行了原理性论证工作,获得了以下具有创新意义的结论:(1)所用非晶Ni基钎料的热分析发现,非晶钎料熔化温度大约在913.8~994.2℃,相比于晶态钎料,非晶钎料熔化起始温度降低约20℃,熔化温度区间缩短约30℃。(2)通过钎料对金刚石和钢基体的润湿研究表明,在同等条件下,高温液态钎料在180目砂纸处理的钢基体上铺展面积最大,非晶钎料对基体的润湿强于晶态钎料,有利于保持钎料层的均匀性和增强钎料与基体的结合力;非晶钎料对金刚石的润湿比晶态钎料好,有利于提高钎料对金刚石的把持强度。(3)对钎焊后的金刚石微粉磨头理化分析表明,钎料与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金刚石钎焊面有Cr-C化合物生成,增强了钎料对金刚石磨粒的把持强度;非晶钎料磨头钎料层中的金刚石微粉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磨头的使用寿命。(4)磨削试验显示,在同等条件下,磨削150min后,非晶钎料磨头材料去除率是晶态钎料磨头的3倍多,非晶钎料磨头磨削弧区温度比晶态钎料磨头约低40℃;对失效磨头再修整,非晶钎料磨头材料去除率恢复到磨头初始状态的85%,而晶态钎料磨头再修整效果不明显。通过在钎料选用和加热方式结合上的创新性尝试,优化了金刚石微粉的钎焊工艺,为超硬磨料钎焊工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