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熔体微观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态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液态物质的结构成为凝聚态物理、材料学、生命科学、化学及其冶金等领域共同关注的对象。由于实验测量的困难和结构信息的局限性,对于液态结构的研究比其晶态要少得多。在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前提下,分子动力学模拟是探索液态物质结构和性质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液态的基础知识、研究进展、描述液态结构的方法,再引入本文所用的模拟计算方法,最后,以P,InSb,Co,Fe,Al2O3,TexI1-x等为例研究简单熔体的微观结构随着压强、温度和成分的变化。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意义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⑴在压力诱导液态磷的液-液相变并伴随非金属性到金属性的转变中,发现了其配位数、键取向序参数发生异常变化;出现在局域网络结构中的Peierls畸变随压强的增加而减弱;液态磷显示异常的动力学行为并随温度的升高而消失;其过剩熵也显示了与动力学相似的异常现象。⑵异类原子间成键在液态铟锑合金中仍占优势,存在于其锑原子间的Peierls畸变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液态铟锑合金的扩散系数与温度遵循Arrhenius关系,对不同的实验结论争议有借鉴意义。⑶金属熔体中二十面体短程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在其过冷液态中占有优势,并与所研究的体系无关。⑷液态氧化铝的微观局域结构以氧原子的三重铝原子配位和铝原子的四重、五重氧原子配位为主,没有发现液态氧化铝中有高重配位与低重配位相分离的液-液相变发生。⑸成分诱导液态碲碘化合物中金属性到非金属性的转变,其在富碘一侧和富碲的一侧有不同的变化规律;随着碘原子浓度的增加,液态碲碘化合物经历了有类似于液态碲的链状结构到类似于液态TeI4的分子结构的转变。
其他文献
在偶极和旋波近似下,研究二能级原子与单模辐射场相互作用的Jaynes-Cummings模型(简称J-C模型),是量子光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J-C模型从建立初始到现在,人们对这个模型进行了
根据大量的天文观测结果,宇宙当前正处于加速膨胀阶段,但是在广义相对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标准宇宙学为了解释这个加速过程,需要额外引入大量的暗能量。为了尽量消除暗能量的影响
学位
BeTe和BeSe是制作光电仪器、半导体激光器以及发光二极管很常用的半导体材料。虽然它们在技术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高压下的性质也得到了大量地研究,但是在高压下的一些基本
本文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出NiFe/Cu和NiFe/SiO/Cu复合结构丝,并研究了其软磁性能和巨磁阻抗效应,着重研究了影响复合结构丝巨磁阻抗效应的因素。主要内容如下: 1.利用磁控溅
液体的结构和性质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自然学科,它影响着材料结构和凝聚态物理化学中的许多领域并与其交叉。因此,对液态的深入了解,将会对科技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采用自制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