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闽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武夷山脉中段的建宁县境内东南部,主要保护对象为武夷山脉中段重要的生物区系组份、大面积的钟萼木和南方红豆杉原生种群、独特的生物群落类型和福建闽江源头森林植被。其中有大量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本研究在自然保护区科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闽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走访,开展野生药用植物的多样性分析,对其保护和利用作出科学的评价,以期为三明市的天然药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基础资料。研究结果如下:1、闽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药用植物有160科519属878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37属57种,裸子植物5科7属7种,被子植物128科475属814种。2、对保护区野生药用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分析表明:热带分布科共85科,占53.13%,温带成分共37科,占23.14%,;热带成分共263属,占总属数的50.67%,其优势较明显,温带成分共208属,占总属数的40.08%。该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但带有一定的过渡性质。3、全草类、根及根茎类的野生药用植物分别占总种数的44.48%、38.23%,是主要的药用植物类群。4、药用部位药性为寒性的植物有82科164属204种,药性为凉性的植物有80科147属191种,药性为温性的植物有81科162属212种,药性为平性的植物有86科184属273种,药性为热性的植物有2科3属3种。5、药用部位滋味为甘的植物有46科85属105种,苦味的有86科158属195种,辛味的有52科85属105种,酸味的有13科15属16种,药用部位为淡的植物有16科19属19种。其他药用植物具有2种以上滋味。6、有毒药用植物有126种,其中大毒植物6科7属7种,有毒植物39科49属61种,小毒植物25科47属59种。7、该区的菊科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33属55种,具有多种药用功能。8、定量评价该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短萼黄连(Coptis chinensis var.brevisepala)、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三枝九叶草(Epimedium sagittatum)、阴地蕨(Botrychium ternatum)、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花榈木(Ormosia henryi)、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等植物急需保护。闽江源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及时开展资源收集和评价工作对这些丰富的野生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保护具有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