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飞机航空遥感影像匹配及外方位元素解算方法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机作为航空遥感平台发展潜力巨大,已有的卫星遥感和有人机航空遥感技术虽均有获取大面积宏观地理信息的特点,但对于分辨率要求高、更新时间要求快的遥感技术应用却难以保障。将无人机作为航空摄影和对地观测的遥感平台为这种应急需求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因此,作为获取高分辨率地面遥感影像的重要方式,无人机航空遥感在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具备了诸多卫星遥感与有人机遥感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必将成为遥感应用领域中的重要数据来源,而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虽然有它的优点,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对地观测平台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完成了两方面的工作。1、实现了基于SIFT算子的无人机航空遥感影像的高精度匹配。当无人机低空飞行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时,由于不同摄站点拍摄角度不同,使得建筑物等凸出地面的物体在立体像对上成像时产生投影差,导致物体成像几何形状发生畸变并且出现地面高层建筑物之间遮挡现象严重的问题,从而导致匹配的困难,成为影响无人机航空遥感影像匹配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对旋转、遮挡、缩放、图像局部灰度变化等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的SIFT算子来进行匹配,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建立了无人机机载姿态数据误差校正模型。无人机飞行时关于姿态信息的所有数据都可以由GPS/INS测得,但是由于多种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影响,直接将飞行控制数据作为影像外方位元素对所获得的遥感影像进行正射校正处理,将会产生较大误差。本文对无人机机载GPS/INS上获取的姿态信息进行了误差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误差检校模型,并利用无人机航摄影像资料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保证无人机航空遥感影像在无控制点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校正。
其他文献
校园文化有多种表现形态,并由此产生一种浓烈持久的精神氛围,置身于这种精神氛围中的师生都会自觉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和教育。因此,好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是良
1945~1949年的中国,政治变化急遽,社会动荡不安,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南京既是国民党的政治中心,无疑也是各类矛盾的多发地,将学术视角聚焦于此有助于深度解读抗战后国民党治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下,党中央、江苏省委创新载体,已将微信平台应用到党员教育管理中,权威发布了"党员学习微
近年来,各高校掀起了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热潮。这是一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模式。本文就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存在的意义、现状及运行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
柔性多体系统接触碰撞动力学是航空航天和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碰撞过程中频繁变化的系统拓扑构型、短时间内作用在局部区域的强大冲击以及高频弹性波的传播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