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与工作态度的关系及其对烟草业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启示——以GZZY公司为例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员工激励是近年来管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绩效工资制度作为员工激励的重要制度也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国的绩效工资改革在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组织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企业员工激励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在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管理者也发现了一些与预期相悖的现象。企业或组织中的一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低于实施绩效工资前的水平。受美国的行为学家赫茨伯格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启发,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工资在员工激励中所扮演的“角色”----工资属于激励因素还是保健因素。  本研究以GZZY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方法、选择国内外研究者在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成熟量表,对我国烟草行业企业薪酬制度改革过程中员工工资变动与员工工作态度之间的关系,从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两个维度考察了GZZY公司工资分配的公平程度,从个体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四个维度考察了组织公民行为方式,并分析了工资与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⑴在分配公平维度内,员工对个人公平维度上的公平感最高;对内部公平的公平感最低;在程序公平维度内,制度沟通维度的因子分最高,制度公开维度因子分居中,员工参与维度因子分最低;相比之下,员工在分配公平维度上的所获得的公平感高于在程序公平维度上获得的公平感;此外,研究还发现工资公平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岗位和学历差异。⑵在组织公民行为各维度中,因子分最高的是社会层面,最低的是个体层面,但各维度的因子分非常接近,且企业公民行为与工资公平感一样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年龄、岗位和学历差异。⑶烟草行业企业应根据组织公民行为的水平将员工区分为工作投入高和投入低两个群组。对于投入水平低的员工,应当将薪酬制度改革的重心放在消除保健因素缺陷上;对于投入水平为中、高水平的员工,则应将工作重心放在激励因素的改进和完善上。
其他文献
以A高校经管专业为例,借助网络平台,采用观察法和调查法收集数据,分析师生互动倾向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影响,探索和建构适应云课堂师生互动的线上教学模式.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建立和应用一个有效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已成为当前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是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前人已经在此项研究上采取了或是定量,或是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预警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而笔者选取了对企业的财务预警管理系统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的方法,使用“A+B值”的预警模型,试图能从外部经济环境,到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从企业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