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掺杂分级多孔炭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an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炭材料比表面积大、导电性能良好、化学性质稳定,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但其主要通过双电层电容进行储能,比电容较小,故如何有效提高炭材料的比电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掺杂技术在众多改善炭材料性能的方法中脱颖而出,其中氮原子掺杂引起研究学者的青睐。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获得较高比电容、良好的倍率性能和稳定的循环性能的氮掺杂多孔炭,是一项极具挑战的研究课题。本文以两种廉价含氮物质为氮源,制备了两种性能优异的氮掺杂多孔炭。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了材料的微观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法、拉曼光谱和氮气物理吸附表征了材料的晶型和孔结构,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材料的元素分布。并采用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方法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以聚磷酸铵为氮源,酚醛树脂为炭源,聚氨酯泡沫为支撑骨架,通过炭化活化制备了氮掺杂活性炭ANPC。研究了聚磷酸铵的掺入量对材料的形貌、孔结构、氮含量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炭材料具有三维网状结构,有利于电子的快速传输;同时聚磷酸铵能有效地对炭材料进行氮掺杂,改善材料的浸润性,提高材料的导电率;并且经过炭化和活化形成了具有介孔和微孔两种孔结构的炭材料,介孔-微孔的协同效应可显著提高材料的电容性能。将其作为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三电极体系下,0.2 A/g电流密度下,材料的比电容可达327 F/g,并且经过8000次循环测试,比电容依然保持为初始比电容的95.5%。将ANPC-4组装成对称超级电容器,在125 W/kg的功率密度下,能量密度可达到5.83 Wh/kg。经过10000次循环测试,电容保持率为94.5%。最后,利用循环伏安曲线分析了材料中电荷储存机理。对上述实验进行简化,以聚氨酯泡沫作为支撑骨架和氮源,酚醛树脂作为炭源,KOH为致孔剂,直接一步法炭化制备了氮掺杂多孔炭NPC。研究了 KOH添加量对材料形貌、孔结构、氮含量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该方法不仅能方便快捷地制备氮掺杂多孔炭,并且电容性能更加优异。在三电极体系下,0.5 A/g电流密度时,比电容最高可达377 F/g,并且经过8000次循环测试,比电容依然能保持为初始比电容的96.8%;以NPC-2组装对称超级电容器,在125 W/kg的功率密度下,能量密度可达到6.05 Wh/kg,循环10000次,比电容仍可保持96%。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地基在受到强动荷载作用发生液化引起灾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组发明的一
介电弹性体(DE,Dielectric Elastomer)因其具有柔性好,变形大,比能量密度和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在驱动和发电领域已成为全球重点研究的新型材料,因此评估介电弹性体的寿命具有
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急速增加,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特点成为下一代正极材料的基本要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因其放电比容量较高以及低成本、低毒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电动汽车及其稳定安全技术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焦点。由于分布式电动汽车可以独立精确地控制各车轮驱动/制动转
种质资源的改良创新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重要课题。回交法能快速地向轮回亲本中导入控制其它优良性状的基因,是聚合优良基因、提高育种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K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居环境空气品质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家用厨房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烹饪人员的影响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厨房产生的高温油烟对厨房内的
矿渣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因其具有一定的活性,且化学成分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近,可以部分替代水泥用于混凝土的制备。矿渣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是解决资源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以及迅猛发展的高效率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青睐。已经成为电池行业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制冷设备在诸多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开发低能耗、低排放的换热设备并减少占地面积,以获得更高的传热系数,表面强化管的应用逐渐成为提高换热器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探
钢管结构因具有诸多优越性能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节点设计是钢管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的是一种新型节点,由其上设置不同压痕和引孔的U型连接件与方钢管通过自攻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