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孙策渡江攻占吴、会稽、丹扬等郡开始,至孙皓天纪四年(280年)吴亡而止,孙吴政权八十六年的统治可分为三个时期。孙权黄武元年(222年)建号称吴王以前为前期。自孙权建号称吴王署置百官,至神凤元年(252年)权死,是为中期。自孙亮建兴元年(252年)继位至吴亡为后期。本文所指的淮泗集团即东汉末年淮泗地区的南渡的名士大族及随孙氏父子进击江东为主的军事将领。在汉末至三国年间,尤其是孙氏父子当政时期,由于淮泗集团为孙氏据有江东出力甚多,大量入仕,成为早期孙吴政权的中坚,对孙吴政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不同的时期,这种影响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孙吴前期,淮泗集团因其与孙氏政权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是孙氏政权初期建国的骨干力量,对于稳固孙氏政权在江东的统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淮泗集团在江南也迫切需要有一个政权来保护他们的政治、经济利益。孙吴中期,随着孙吴政权的江东化,淮泗集团与江东大族争夺权利的斗争也日趋激烈,江东大族逐渐取代了淮泗集团的地位,成为孙吴政权的当轴主政者。这一时期,淮泗集团在孙吴政权中的力量变弱,地位走低,但是淮泗士人作为一个政治集团依旧存在,并且在孙吴政权中依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孙吴后期,淮泗集团渐次衰弱,最后落籍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