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砧木和枝梢增粗生长规律及分子机制初步分析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23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属于多年生双子叶植物,通过次生生长不断增粗和增高。前人研究中发现,植物次生生长受激素、基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本文周期性观察了枳、沃柑、桃实生苗的增粗生长规律、比较了3年生红心柚和南丰蜜橘幼树的直立枝和斜生枝增粗差异,以及复硝酚钠和独脚金内酯对3年生温州蜜柑、椪柑幼树和枳实生苗枝梢增粗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了粗度差异显著的材料的解剖学结构和基因表达量。取得如下结果:1、枳、沃柑实生苗及柑橘直立枝和斜生枝的增粗生长比较与桃实生苗的伸长生长和增粗生长同步进行相比,枳和沃柑的实生苗增粗生长的增幅小于伸长生长,并且增粗生长速度显著低于桃实生苗。此外,红心柚、南丰蜜橘、琯溪蜜柚、纽荷尔脐橙和椪柑的直立枝粗度均显著高于斜生枝。2、红心柚、南丰蜜橘直立枝和斜生枝解剖结构和基因表达量分析红心柚、南丰蜜橘的直立枝粗度均显著高于斜生枝,解剖分析发现直立枝的形成层细胞层数显著多于斜生枝、并且髓细胞较大。此外,测定34个次生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现,两个品种的直立枝中的SND1、WOX4、PXY、MYB46-1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斜生枝,与粗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而APL、BRXL2、BES1、HAM4、NAC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斜生枝。3、复硝酚钠溶液处理对温州蜜柑和椪柑夏梢增粗生长的作用100 mg/L的复硝酚钠溶液显著增加温州蜜柑夏梢的增粗生长和形成层细胞层数。此外,处理组SND1、KNAT1、BOP1/2、BRXL4、BRX、NEN1/2-2、BRXL2、BAM3、OPS、SD1、NST1、BES1、AF1、PXY、CLE8、WOX4、ARF5、ATHB8、PIN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而NAC2、MYB59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4、复硝酚钠和独脚金内酯混配溶液对枳增粗生长的作用在50 mg/L复硝酚钠和5 mg/L独脚金内酯的混配液处理下,枳的茎粗净生长含量显著增加,株高净生长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解剖分析发现,处理组的形成层细胞层数增加,次生木质部横截面积增宽而且导管数量较多。同时SND1、BRX、BRXL2、BRXL4、BAM3、WOX4、PXY、SD1、AF1、NAC3、ARF5、PIN1、ARR1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而APL、NEN1/2-1、NEN4、KNAT1、STM、BES1、WOX14、CLE8、KNAT6、NAC2、ARR1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确认了柑橘枝梢增粗生长速率显著低于桃实生苗,而且增粗生长的增幅小于伸长生长。此外,柑橘直立枝粗度大于斜生枝,并且长势比斜生枝旺盛。复硝酚钠和独脚金内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柑橘枝梢的增粗。进一步生理分析发现,柑橘枝梢增粗生长主要受枝梢内形成层的驱动,形成层活性或许是柑橘枝梢增粗生长快慢的关键。另外,WOX4、PXY、SND1均在柑橘粗的枝梢中高表达,因此推测WOX4、PXY、SND1这三个基因可能是促进柑橘枝梢增粗生长的关键基因。
其他文献
拟南芥作为双子叶模式植物,基因组小,自花受粉,基因高度纯合,突变体材料易得,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拟南芥主根结构简单,纵轴上分为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横轴上看是一个封闭式辐射状结构,从外而里是单层排列的表皮,皮层,内皮层和中柱。随着根的成熟会形成中间皮层MC(middle cortex)。MC形成受许多基因调控,如SCR,SHR,SCL3;以及激素调控,如生长素,赤霉素等。本研究通过考察突变体s
原花青素(PAs)是影响柿果实品质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原花青素前体的生物合成和聚合分别发生在内质网和液泡中,因此前体物质必须经过液泡膜才能进入液泡。本研究以中国甜柿‘鄂柿1号’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DkMATE7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原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原花青素前体物质跨膜转运模式进行研究,探明DkMATE7在柿原花青素跨膜转运过程中的作用,明确其具体转运的前体物质,进一步完善中国甜
杂交稻比常规稻品种具有20%以上的产量优势,其推广应用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贡献。许多研究表明,杂交稻品种产量和稻米品质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品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杂交稻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人们对稻米品质需求愈发重要。然而,目前关于杂交稻品种高产和优质协同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试验选用近年来国家审定的产量和品质综合表现较好,推广面积较
2021年,新中国成立已有72年,72年中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先后经历了8次探究摸索与创新发展。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由此,新中国历史上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改拉开序幕,一场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与创生在各地区、各学校、各课堂衍生出了极具中国特色与学校智慧的课改经验与成果。或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密切关注,或引起主流媒体的集中报道,或引起五湖四海的学校、
会议
油菜抗倒性弱是制约我国油菜进一步提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沼液是禽畜粪污经厌氧发酵后的速效生物肥,施用沼液增产优质效果显著,且其高效资源化利用有利于促进种养结合绿色发展。本研究于2018年和2019年选用甘蓝型油菜品种华油杂62(抗倒伏型)和阳光2009(倒伏敏感型)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以无机氮肥为对照,将两种沼液肥(猪、牛)分别设置低、中、高3个用量水平,研究沼液肥对油菜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化一直是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最基础而重要的研究课题。一个特定细胞的分化通常需要跳出细胞周期,“细胞只能来源于细胞”是对细胞周期与细胞分化的关系的精妙概括和前瞻预测。多年来,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等基本生命过程的细节及其涉及的大量基因不断被发现和分析,但对这些过程之间的的关系和协调机制却一直没有取得特别重要的突破。多细胞丝状的鱼腥蓝细菌Anabaena sp.PCC7120在环境中缺乏化
长江中下游种植区作为我国最大的弱筋小麦生产优势区,该区域小麦的单产和氮素利用效率一直较低,因此揭示该区域小麦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生理,以提高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对实现小麦高产、肥料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具有长江中下游典型气候特征和种植制度的湖北省襄阳市开展,一是对本区主要种植的9个弱筋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二是选用两个代表性的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N13
低温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严重影响冷敏感植物番茄的生长发育,降低其产量和品质。嫁接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艺手段,因为能提高植物抵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前人对嫁接提高番茄耐冷性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层面,相关的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解析。本文用耐冷性强的多毛番茄LA1777和冷敏感的栽培番茄LA4024构建了2个嫁接组合LA4024/LA4024(自嫁苗)和LA4
纳米粒子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用于材料、医学、日用品和农业等领域。在使用过程中,纳米粒子会通过废水和废气等方式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中,从而影响环境中的生态系统。研究纳米粒子对植物的生物效应是评价其对生态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大豆为模式植物,系统研究了四种钼相关纳米粒子[钼纳米粒子,Molybdenum nanoparticles(Mo NPs);二氧化钼纳米粒子,Molybdenu
第一部分TIM-3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检测TIM-3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8例骨肉瘤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IM-3表达水平,并应用统计学模型处理数据,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IM-3在骨肉瘤组织中呈现不同程度的高表达,在癌旁组织中呈现低表达。TIM-3的阳性表达水平与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