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疗法对斑秃患者血浆中P物质含量的影响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0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梅花针疗法治疗前后斑秃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同步检测叩刺前后其血浆中SP的含量,由SP与斑秃的关系,分析SP在斑秃病情转归中的作用,从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角度探讨梅花针疗法治疗斑秃的现代机理。方法:经皮肤科确诊的斑秃患者20例,按门诊就诊时间顺序分为A、B两组。A组10例,B组10例。A组:基础药物治疗+梅花针叩刺(简称针药组);B组:基础药物治疗(简称药物组)。两组分别取治疗前后肘静脉血测其血浆SP含量,并观察记录A、B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统计并分析结果。结果:血浆中SP含量测定结果:(1)治疗前A组为32.212±6.036,B组为30.632±6.6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①治疗前后自身对比A组含量10.152±2.331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含量16.318±±1.866也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治疗后A组含量10.152±2.331与B组含量16.318±1.86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90%,B组总有效率80%。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1)梅花针疗法能消除或减轻斑秃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其毛发生长和皮损的改善。(2)梅花针疗法治疗斑秃后,其血浆中SP的含量明显下降。
其他文献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重金属污染事件频频发生。重金属不仅毒性大,而且在环境中不易被分解、易被生物富集并有生物放大效应等特点,重金属污染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
近几年,政府在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中的表现日渐成熟,在救助工作中取得的进步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随着政府对灾害救助的投入在“量”上的持续增加,如何在救助支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