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体验论”主要论述在生存论下文学体验的性质、功能和理论模式。论文主体部分共五章。前三章主要是文学体验理论获得理解的理论建构部分。第一章对体验理论在西方语境下进行追本溯源的历史描述,主体内容是西方体验理论的特点、西方体验理论的发展,并着重对在西方语境下体验概念的含义进行归纳分析,为与第二章中国文论的体验特点给予鲜明的对比。第二章中国文论的体验特征,主要从体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点、体验与传统文学创作的关系的角度,论述中国传统文论的体验特点,并对重体验的根源进行概要分析,以突出中国文论的体验特性与西方体验艺术理论的不同之处,为第三章本文所要论述的生存体验提供借鉴。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论证在生存论下如何对文学体验进行理解、文学体验作为一种理论如何在生存论下而“言其所是”,所以,体验在生存论下如何被理解,文学与生存的关系、文学与生存体验的关系等都是这章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体验本身就是生存的体现同时也是对生存认识的一种整体把握方式。而文学是人的生存超越性的体现。在文学体验论中,超越性体现为对真善美、生存的尺度、原则、价值的追求。生存体验在文学中,主要从两个主体的角度介入文学,一个是作者生存体验,一个是读者生存体验,研究它们在文学活动中的表现形式及现象。本文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文学体验论的具体阐释部分,主要集中在文本和读者接受的层面。第四章主要论述体验之具体的文本形态,以四个常见的体现文学特性的概念为主,即情境、形象、意境、意象,重点探讨它们在文本中所具有的体验特点,并结合作者和读者以展示其在文本中的体验功能,并辅之于具体的文本分析,给出体验理论文本分析的方式及特点。第五章主要描述接受体验的心理过程,重点是读者体验过程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这个心理过程被描述为期待、理解、反思、再体验等几个互为基础生成的阶段,并结合文学文本对几个心理阶段的文学阅读特点进行分析,以突出体验在读者阅读中的特点及其生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