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自主学习一直是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尤其在西方文化环境下,英语教学的重心已经由关注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中国教育部也在2000年颁布的《基础教育阶段新英语课程标准》中把“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迫切呼吁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确保所有学生智力和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此举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在介绍自主学习发展的背景,回顾前人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阐释了自主学习的核心含义,并探讨了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自主能力的必要性。自主学习的概念属于教育哲学的范畴,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是其主要的理论基础。社会发展也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本文所论述的主要是培养中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潜在优势,体现在改变学生英语学习的态度及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中,因为态度和能力是自主学习的核心。自主学习的学生往往具备下列特征:能正确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能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能经常有意识地选用学习策略并监控其使用;能经常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评价以监控自己的学习。总之,成功的学生往往是能自主学习的学生,他们愿意并且有能力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其次,作者分析了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基于此,作者在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十班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训练,并运用了问卷、访谈、学习日记和教师日记等方法,收集训练数据。首先,对学生在试验前和试验后分别做了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的调查,并采用了“双边检测”的方法,对所收集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在学习者训练之前,虽然对自主学习有一定的认识和认同,但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以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为目的,依赖于课堂教学和教师的指导,这表明他们对自主学习的理解非常有限,然而在为期一个学期的自主学习训练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角色有较明确认识,而提高这种认识正是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在实验前后分别做了“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设置了26个问题,包括13个关于认知策略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在计划、调控、评价反思以及关于生词、交际运用、阅读、听力和做笔记策略方面都有了大进步和提高。通过对三位同学做的前测、后测的学生访谈,结果表明自主学习训练使好、中、差学生都能受益,他们学会更多的认知策略,并在学习过程中较好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同时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改善。在实验中,还采用了学生记日记的方式,掌握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策略运用的评价,以及学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到自主学习训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很明显的影响。同时,采用了教师日记的方式,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改进训练并且记录训练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教师在今后的自主学习训练和指导中能做得更好。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训练使学生能够对学习中自己的强势和弱势进行自我分析;训练使学生意识到怎样能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训练中学生学到一些认知策略并开始尝试将这些认知策略运用到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训练中学生学习运用一些元认知策略,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转变,对老师的依靠减弱,自我独立意识增强。训练后学生更愿意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能力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长期目标要得以实现,还需要全社会给予系统的环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