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追逐算法在视频压缩加密中的应用与改进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duoy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字通信、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在急剧膨胀,图像与视频作为信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已经深入人们的同常生活。如何对海量的原始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压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保障视频安全传输的视频加密技术,也是在一定的压缩框架下进行的。目前视频压缩领域广泛采用的是MPEG系列以及H.26x系列视频压缩标准,这些标准都利用了离散余弦变换(DCT)将信号分解到频谱进行压缩。在低码率的情况下,基于DCT变换的压缩方法使得压缩后的视频质量较差,甚至会有明显的块效应。而对变换系数进行完全置乱的加密方法又会破坏变换后系数分布的统计特性,导致比特率增加,使得视频加密降低了压缩性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匹配追逐算法引入视频压缩加密领域。通过利用匹配追逐算法的超完备基特性,每次匹配分解都最先得到信号能量最重要的部分,使得匹配追逐算法在低码率下的视频压缩性能优于基于DCT的方法。而超完备基分解后系数的随机分布也使得完全置乱对码率没有影响,有利于在视频加密中提高安全性。 本文利用Gabor函数构造匹配追逐算法的基函数,搭建了基于匹配追逐算法的编解码器模型,实现了基于匹配追逐的视频压缩技术。通过与H.263进行比较,验证了匹配追逐算法在低码率下视频压缩的优势。本文还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加密方法。通过实验,比较了匹配追逐算法与基于DCT的压缩加密方法的性能。同时,针对匹配追逐算法运算量巨大等缺点,本文提出了几种对匹配追逐算法的优化与改进策略,如分块策略、收敛判决准则、基函数选取等方法,这些策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匹配追逐算法的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水上交通量的不断增大,我国VTS(Vessel Traffic Service)系统各自独立工作的现状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局限性。因此,利用信息网络化技术实现VTS系统之间
过去的十年中,在无线通信的物理层理论方面有许多突破性的发展,例如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卫星通信具有全球覆盖、扩展性良好、接入方便、故障率低等优点,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卫星网络拓扑动态变化,链路时延大、误码率高以及星上资源有限等特征,使得传统的
水声通信网络是一门新兴的网络技术。它在海洋数据收集、污染监测、灾难预报、辅助导航以及水下军事防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装备了传感器的无人水下仪器如,UUV和AUV,能够在
气象雷达信号在雨中的微波衰减订正是至今仍未完全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现气象雷达回波的微波衰减订正的简易有效方法。该方法采用kZS算法,利用低仰角晴空时地
立体匹配(Stereo Matching)是计算机视觉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当前使用相关性或者平方误差累积算法进行立体匹配计算主要的问题在于选择合适的窗口。一方面,进行匹配的窗口必须
在未来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两个最严峻的挑战:多径衰落信道和带宽效率。近年来,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被普遍认为是克服以上两个问题的有效手段
随着新的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类型逐渐增多,呈现多维化趋势。传统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多维无线资源系统中资源分配粒度小,分配灵活度大,受信道状态
支持高速移动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对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论文正是研究在移动环境中的增强信道估计方法。由于待估计的信道可以看成一种
空间探测具有通信距离远、测控时延大的特点,若依靠地面控制来修复出现故障的编码器,将会导致探测任务长时间中断,从而影响关键科学数据的及时获取。具有在线自修复功能的强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