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间质干细胞(MSCs)有哪些组织来源,G-CSF是否可以对骨髓和外周血MSCs进行动员,并探讨多种药物因素对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MSCs与壳聚糖之间的生物相容性。方法:①用贴壁方法分离成人骨髓、人胚胎骨髓、新生儿脐带和脐带血来源的间质干细胞,观察其形态与生长曲线,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表面标志。贴壁法分离宫颈癌来源的MSCs,并通过细胞形态、流式分析表面标志、生长曲线、细胞周期、染色体分析、组织化学和RT-PCR鉴定细胞分化潜能等方法进行鉴别。②用G-CSF为动员剂,分离培养动员前后的大鼠骨髓和外周血来源的MSCs。③用GSH、葛根素和醋酸铅等三种药物分别对脐带MSCs的进行干预,通过其测定细胞活性、流式分析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细胞凋亡、组织化学和RT-PCR法分析细胞诱导分化能力的改变,从而探讨这几种药物对MSCs可能产生的影响。④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支架,将脐带间质干细胞种植到壳聚糖支架上,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形态特征,并检测细胞粘附性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①骨髓标本均可成功分离出MSCs,但是人胚胎骨髓MSCs增殖能力要明显强于成人骨髓MSCs,脐带组织中也可成功分离出MSCs,而利用脐血分离MSCs没有得到成功。宫颈癌组织中同样存在MSCs。②经一定剂量的G-CSF动员后外周血CD44+细胞明显增加,并与G-CSF呈剂量效应关系,在未动员或20μg/kg G-CSF动员的情况下,外周血未能成功分离出MSCs,只在50μg/kg和80μg/kg G-CSF动员的情况下从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出典型的MSCs样集落。该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证实符合MSCs的表面标志特征。③GSH对MSCs的影响:0.15mg/ml GSH可以缩短MSCs的群体倍增时间,并可减少MSCs凋亡,而对细胞的表面标志以及多向分化潜能无明显改变;葛根素对MSCs的影响:葛根素可抑制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但是0.0012 mol/L葛根素却具有促进成骨细胞生成的作用;醋酸铅对MSCs的影响:醋酸铅可以引起抑制细胞增殖并呈浓度剂量效应,可以引起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成骨分化,并导致MSCs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也下降。④脐带间质干细胞能够在壳聚糖支架上粘附生长,并保持良好的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比,其粘附率和细胞增殖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人胚胎骨髓、脐带组织、骨髓都存在MSCs,但是脐带血中是否存在MSCs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宫颈癌组织标本中也发现了MSCs的存在,推测MSCs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②在特定剂量的G-CSF的动员下,大鼠外周血MSCs可以得到动员。③GSH可促进细胞增殖速度并对MSCs的表面标志与多向分化能力无影响,可应用于提高MSCs的体外扩增速度;葛根素可以影响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MSCs向成骨分化;醋酸铅可以影响的MSCs的增殖活性,引起MSCs凋亡和分化潜能降低,使其分泌因子能力下降,醋酸铅破坏了MSCs即破坏了造血微环境,这可能在贫血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价值。④脐带间质干细胞与壳聚糖支架之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应用于复合材料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