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经P-15多肽改性后的猪松质骨支架材料是否更适合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粘附、增殖以及分化。方法:(1)综合目前去抗原方法对猪松质骨支架材料进行脱脂、脱蛋白处理。(2)传代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至第5代。(3)将骨支架材料分为两组,每组36块,实验组用P-15溶液浸泡24小时,室温干燥,对照组用PBS溶液浸泡24小时,室温干燥。每块骨支架材料上滴加浓度为1×106/ml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悬液250μl。分别在第6、12、24、48小时采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计数,计算两组的细胞粘附率;在第3、5、7、9天同样采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计数法测得两组的细胞增殖情况,绘制增殖曲线;在3、7、14、21天将支架上细胞消化、裂解,测其成骨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1)经过脱脂、脱蛋白处理的骨支架材料外观呈白色,轻度发灰,似海绵状的多孔隙材料,孔壁光滑,总体硬度无明显变化,但脆性增加。(2)原代h AMSCs呈梭形、多角形或星形,贴壁生长,传代培养后,细胞表现为成纤维细胞样克隆,呈细长的梭形,排列紧密,多呈放射状或漩涡状贴壁生长。(3)h AMSCs在实验组与对照组支架上细胞粘附率有明显不同,第6小时实验组粘附率(20.0±2.6,%)>对照组(19.3±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12小时(40.7±1.5,%)、24小时(45.3±2.5,%)、48小时(52.7±1.2,%)粘附率均>对照组12小时(24.3±4.1,%)、24小时(31.0±1.7,%)、48小时(37.3±4.7,%)粘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3天(20.7±2.5,×104)、第5天(30.3±2.3,×104)、第7天(42.3±3.5,×104)、第9天(41.3±6.5,×104)增殖细胞数均>对照组第3天(14.7±0.6,×104)、第5天(20.7±4.0,×104)、第7天(29.7±1.1,×104)、第9天(33.0±5.6,×104)增殖细胞数,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结果实验组细胞增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第3天(0.362±0.052)、第7天(0.551±0.011)、第14天(0.785±0.034)、第21天(0.812±0.125)ALP OD值均>对照组第3天(0.171±0.027)、第7天(0.383±0.055)、第14天(0.445±0.043)、第21天(0.580±0.662)ALP OD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P-15多肽将猪松质骨支架进行表面改性后,其更适合细胞的粘附、生长,此外P-15多肽还具有促进成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