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锡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金属,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广大领域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的锡矿选别方法是重选法,但随着锡矿石品位的降低、矿石类型的复杂化和多种金属的伴生,其选矿方法也由单一转向多样、多种选别工艺相结合,由回收单—金属向回收多种金属发展,综合回收各种有价金属,避免资源浪费。特别是锡矿泥中细粒、微细粒锡石的回收是锡选矿界的难题。受企业委托,对四川某低品位矽卡岩型锡矿可选性进行试验研究,旨在通过选矿工艺流程研究,探讨开发利用此类锡矿的合理流程,以提高锡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为扩大试验提供技术依据。在查阅大量国内外锡选矿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锡选矿工业的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试验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本试样的锡品位为0.48%,铁品位为11.03%,含SiO262.84%。锡物相分析结果显示,锡石占锡金属率的96.64%,酸溶锡占锡金属率的3.36%。矿样中锡石的共生关系复杂,显微镜下可见独立存在的锡石颗粒不多,经分析它主要以细粒、微细粒、显微细粒的形式嵌布、包裹、半包裹在褐铁矿、赤铁矿和脉石矿物中。这一部份锡石经粗略测定,粒径范围一般在0.010mm-0.002mm之间。在探索试验研究中发现,该锡铁矿不宜采用先除铁后选锡试验流程,而采用先选锡后除铁的试验流程得到的回收效果较好。选锡前除铁试验得到的弱磁选铁精矿产率为0.15%,品位为48.54%;强磁选铁精矿产率为1.17%,品位为31.06%,二者产率都很低,品位也低,由此说明流程中增加磁选设备回收铁精矿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采用螺旋溜槽抛尾的试验结果也不理想,各个不同磨矿细度下(55%、65%、75%和85%)锡在尾矿中损失率都很高,除了细度为-200目占55%时锡在尾矿中的损失率为25.58%外,其他三个不同的细度下抛尾中锡损失率均高于35%,并随着细度的增加损失率上升,有“跑尾”现象发生,不宜采用螺旋溜槽抛尾。本试验研究是在重选回收锡石的基础上进行的,摇床是回收锡石的主要设备也是抛尾的有效设备。在多次的试验基础上得到了三种不同的锡石回收方案:方案一是选定一段磨矿细度为-200目占95%,细磨入选,一段摇床产出锡粗精矿,锡粗精矿磁选脱除磁铁矿后,再用盐酸浸出冶金法去除赤、褐铁矿得锡精矿;中矿再磨再选产出锡次精矿。方案二也是选定一段磨矿细度为-200目占95%,细磨入选,一段摇床产出部分合格锡精矿,一段复洗摇床产出部分次精矿;中矿再磨再选,二段摇床产出部分锡精矿和部分次精矿,两部分的锡精矿合并为最总锡精矿,两部分的次精矿合并为次精矿。方案三是选定一段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5%,一段摇床产出产率约40%的锡粗精矿,锡粗精矿再磨再选得到锡精矿和富中矿。富中矿再选获得锡次精矿、中矿和部分尾矿。三种不同的工艺流程处理该矽卡岩型锡矿,可以获得产率分别为0.73%、0.84%和0.91%,品位分别为39.01%、33.20%和31.23%,回收率分别为56.95%、57.33%和58.90%的三种中品位锡精矿。还可得到产率分别为1.08%、1.32%和0.93%,品位分别为3.87%、3.46%和4.46%,回收率分别为8.36%、9.39%和8.60%的低品位锡精矿。经过比较和讨论,得到方案三是处理该矿样的合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