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彻境遇伦理学初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uanai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莱彻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神学家、伦理学家,是生命伦理学的奠基人和先驱者。在其一生中,他的思想共经历了两个阶段:信仰基督教的教条主义者阶段和对于一切真假持谦恭态度的相对主义者阶段。本论文所研究的境遇伦理学是处在弗莱彻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折时期。境遇伦理学的产生有其现实条件,这主要表现在科技和社会方面。20世纪的科技一方面改善了人类物质生活状况,但同时由于人们盲目信仰科技、沉溺于物质生活又造成了人的精神生活空虚的局面。而在社会方面,从50年代起,国家政策、交通、移民等各方面冲击着传统基督教。面对着这种现实,迫使基督教也相应地进行改革。同时,境遇伦理学的产生还有其文化思想渊源,它主要汲取了基督教伦理的决疑论、实用主义伦理学、卡尔·巴特的新正统神学的伦理思想以及朋谔斐尔的伦理思想。虽然弗莱彻认为自身的境遇伦理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体系,但其境遇伦理学有一套新道德观念系统与传统的伦理学相抗衡。境遇它是介于两者之间,既不全然抛弃原则,又始终立足于具体行为境遇的相对主义方法。它是以实用主义、相对主义、实证论和人格至上论作为基本理论前提。因此,在境遇伦理学中,其价值导向是人格至上,价值思考方式是实用主义和相对主义,行为方式则是以道德选择为主题的道德行为主义,而它所指向的理论目标则是一种反先验原则的经验主义伦理学,即在上帝之爱的原则指导下,完全根据道德境遇的具体特征灵活自主地做出合乎爱的道德行为。弗莱彻分别从价值论、公正论、手段和目的、境遇与规范等不同的侧面来阐述境遇伦理学的基本内容。弗莱彻境遇伦理学既有助于对道德绝对主义的纠偏,又体现以人为核心的道德人本主义和中道性质,并且它还强调了公正的价值。但是,境遇伦理学存在着内在困境,具体表现在圣经上的上帝之爱与境遇伦理学中的上帝之爱之间的冲突、作为境遇伦理学的根本原则——抽象的上帝之爱与主体面对道德难题依据这一原则做选择时所体现出来的主观的爱之间的冲突以及作为境遇伦理学的理论前提之一——相对主义没有贯穿全文。而且它还消解了手段的道德独立性,最终使其相对主义消除了道德规范的普遍价值。可以说,境遇伦理学在弗莱彻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把人道主义、爱的原则以及境遇法运用到生命伦理学中,并最终脱离了基督教。同时,境遇伦理学对基督教的世俗化、生命伦理学的产生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以国际EPC项目风险为中介变量,构建合作与风险管理技术水平、项目绩效之间的理论关系模型,探讨合作在国际EPC项目中所起的作用。对承包海外项目较多的北京、上海、广州,以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和谐的音符和不和谐的矛盾必然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成为影响和谐社会的不和谐
中央工业试验所是民国时期全国最大的工业研究试验机构。依据大量的档案材料 ,从中央工业试验所的筹设经过、内部机构设置、组织沿革、办所宗旨、工作范围、重要的科研活动 ,
藏族广泛分布在我国高原高寒地带,主要包括西藏、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是我国极具特色的民族之一。由其创造的藏式建筑是我国宝贵的传统建筑文化之一。在我国列入“世界自
城市的发展在于杨弃的继承,这是一个历史文化、人文习俗、地域特性沉淀的过程。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设计的原则,其次,透过城市设计的角度分析建筑地域性的表现,其中,地域性不
本文通过比较海德格尔、夏皮罗、詹姆逊与德里达对梵.高的名画《鞋》的分析,揭示了当代美学对艺术真理性问题的思考,让海德格尔所代表的现象学的方法,和夏皮罗所代表的表现主
本文首先对内外资银行向上海聚集的现象作了一个总体性的描述,然后分析了国内银行向上海集中的经济动因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其中的作用,其次又以计量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外国
制度伦理具有制度伦理化与伦理制度化双重涵义。制度伦理化是指制度本身所蕴含的伦理追求和道德价值理想,强调制度的合伦理性与合道德性;伦理制度化是指人们把一定社会的伦理
文艺美学的中心问题在于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是一个极具弹性的概念,审美经验的这一特点使之与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不甚清晰,通常人们将那些有利于生命活动、使人感到满足和满意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向课堂。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历程的场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语文本色课堂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