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落酸(abscises acid,ABA)是20世纪六十年代发现和鉴定出的一种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干旱、冷害、盐害等逆境也有重要作用,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传递干旱信息的干旱信号分子。目前国内外对ABA的生物合成、运输方式、信号转导途径、及逆境诱导基因的表达调控方式等内容研究较多,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对ABA在枳抗旱性中作用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实验以枳为材料,将枳干旱处理六小时,然后复水处理六小时,观察枳干旱胁迫下形态和气孔变化,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用100μM的ABA在培养液中将枳处理5天之后放入生化培养箱25℃干旱处理六个小时,探讨外源ABA对干旱胁迫下的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揭示ABA诱导植物抗干旱胁迫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干旱胁迫下,枳表现萎蔫,最先出现萎蔫的是叶片,尤其是嫩叶;在干旱胁迫6h时气孔略有减小,复水处理气孔成关闭状态;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降低,复水处理叶绿素含量逐渐恢复。2.干旱胁迫下,枳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保护酶活性增强,MDA含量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积累增加。3.外源ABA处理的枳干旱胁迫下虽然也出现萎蔫现象,但是相对于对照表现出良好的抗旱性;ABA处理的枳气孔在干旱胁迫3h时气孔开度明显减小,6h时接近关闭,对照气孔开度基本保持不变;干旱胁迫下外源ABA处理的枳相对于对照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4.外源ABA处理增强了干旱胁迫下枳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稳定,阻止了体内SOD、POD保护酶活性的减弱或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有效调节了代谢平衡,抑制了叶片MDA的增加,减轻了植株受害,从而提高抗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