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具备自修复性能的聚合物材料(自修复聚合物)可克服传统聚合物材料使用寿命短、工作环境苛刻等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备受关注的新型智能材料之一。根据其修复机理,自修复聚合物可分为两大类:引入其它化学物质进行聚合等反应实现修复的外援型自修复聚合物;利用聚合物自身的可逆共价键或非共价键作自修复位点实现修复的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其中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在修复次数、制备流程、参数调节等方面优于外援型自修复聚合物。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备自修复性能的聚合物材料(自修复聚合物)可克服传统聚合物材料使用寿命短、工作环境苛刻等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备受关注的新型智能材料之一。根据其修复机理,自修复聚合物可分为两大类:引入其它化学物质进行聚合等反应实现修复的外援型自修复聚合物;利用聚合物自身的可逆共价键或非共价键作自修复位点实现修复的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其中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在修复次数、制备流程、参数调节等方面优于外援型自修复聚合物。因此本论文从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角度出发,选取基于可逆亚胺键、可逆双硫键为修复位点的两个自修复聚合物体系进行研究,并将制备的自修复聚合物应用于能量收集转化、超材料和柔性传感器方面,课题相关工作、结果如下:(1)设计并合成含三个醛基官能团的化合物三[(4-甲酰苯氧)甲基]乙烷,随后将其同氨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席夫碱反应,得到基于动态可逆亚胺键为修复位点的自修复聚合物。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数据证明该聚合物被顺利合成,光学显微镜实时观测、机械力学强度测试等佐证该自修复聚合物在室温下静置6 h即可实现结构和性能修复。以该自修复聚合物为基底,制备全柔性的纳米能源收集器件——驻极体摩擦纳米发电机。首先制备肉夹馍结构、全柔性驻极体薄膜,组装搭设电晕极化装置,为驻极体注入大量电荷,随后将室温液态金属(Ga In Sn)涂敷到自修复聚合物一侧充当电极并封装驻极体得到驻极体纳米发电机。该器件作为能源采集器可收集实验人员行走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驱动数十个LED灯工作,还可作为自供能传感器区分走路、跑步等姿势,器件受损后,经过室温修复,其各项性能恢复至初始水平。(2)采用多硫聚合物、环氧树脂制备基于可逆动态双硫键的自修复聚合物,该聚合物在60℃条件下静置4 h即可修复完全,因室温液态金属具备高导电性、高度流动性和极强修复性,遂借助自修复聚合物封装液态金属谐振环作超材料进行吸波应用,在10 GHz处具有大于90%的电磁波吸收度,且该超材料在损毁前和修复后吸波性能一致;同时,使用该自修复聚合物封装液态金属制备全柔性自修复传感器,测试得到不同拉伸形变下、身体多部位变化的电信号规律明显,且传感器在受损修复后信号输出能力完全恢复。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抗生素的大量生产和滥用使得其在环境中尤其在水环境中的浓度不断升高。这些抗生素会对生物以及人类健康造成损害。但是,传统的水处理技术达不到高性能去除。因此,寻求一种高效、低成本低和环境友好型的处理技术已成为该领域的一大关注焦点。光催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在环境净化中得到了普遍而广泛的应用。其中,金属有机框架(MOFs)由于其可控的化学结构以及明确的孔隙率等优势受到了研
中锰钢是一种在汽车工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第三代高强钢,其具有超过1GPa的抗拉强度以及超过30%的均匀延伸率,将中锰钢应用于汽车白车身可大幅度减轻汽车的重量同时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然而,中锰钢材料在变形过程中存在着Portevin-Le Chatelier(PLC)塑性失稳效应和相变诱发塑性(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TRIP)效应。PLC塑性失稳效应导
随着半导体的迅猛发展,如何提升微处理器运行速度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主要研究方向。直接内存访问DMA(Direct Memory Access)便是一种主流的解决方案。它具有独立访问主系统内存的优势,在CPU执行其它工作时,DMA可以进行存储器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搬移,极大的减轻了CPU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DMA对于微处理器的重要作用使得DMA的功能验证显得尤为重要。验证方法学UVM(U
氯苯酚具有急性毒性、耐生物降解性和强生物累积性,研究表明其对人类的健康有严重危害。所以,人们十分关注氯苯酚类污染物的处理,亟需开发用于安全处理氯苯酚类污染物的技术。催化加氢脱氯法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环境中含氯有机污染物修复技术,因为它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产物可回收利用且能够用于处理多种含氯有机污染物。然而,由于催化剂的低催化活性及稳定性,以及使用氢气作为氢源的潜在安全性问题,阻碍了催化加氢脱氯技
在人们长时间居住的建筑物内,室内环境质量对室内人员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通常认为室内环境质量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为: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以往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单一环境因素对人体环境感知的影响,但人体感知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未有研究探讨光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的交互作用,且光照对热生理反应的影响会引起主观感知的变化,现有的研究很少结合生理参数来分析环境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因此,有
由于应力集中的影响,材料表面和内部的微缺陷更容易引起疲劳裂纹的萌生,进而最终导致疲劳断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量的研究学者针对微缺陷对传统金属材料疲劳失效的影响展开了广泛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工业领域中涌现出一批新型的材料改性技术和制备技术,如表面纳米化处理和增材制造技术。然而,对于这类新兴技术所加工或制造出的材料,关于微缺陷对其疲劳失效机理的影响还有待研究。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由于
图像分割是机器视觉中至关重要的处理过程。图像分割算法通常分为有监督和无监督两类。其中,有监督的分割算法需要利用标记样本进行训练学习,而无监督的分割算法可以直接对数据进行处理。模糊聚类算法(FCM)是经典的无监督分割算法,但该算法易受图像噪声和异常值的影响。因此,现有的FCM改进算法通过引入空间信息来增强FCM算法抵抗图像噪声和异常值的能力,尽管部分改进算法能达到理想的分割效果,但是其计算复杂度较高
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和边缘效应,一维材料(1D)表现出许多与二维材料(2D)不同的性质。近年来,由一维材料和二维材料组成的混维异质结以其优异的电学和物理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们不仅表现出二维纳米片的性质,还拥有一维材料的性质。然而,以往对2D/1D异质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垂直异质结上,对于2D/1D横向异质结的报道目前仍然很少。2D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s)具有独特的依赖于层数的电学和光学特性,
甲烷(CH4)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而农田作为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备受关注。生物炭是一种多孔且富碳的固体材料,具有性质稳定、环境友好等特性,并且中国存在大量的农作物残茬和林业废弃物,为生物炭的制备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原材料,向环境中添加生物炭是一种既能合理处置农林废弃物又可能有效减少甲烷排放的技术。此前已有研究表明生物炭的施用影响了稻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等,但是关于不同来源生物炭如何影响
电线杆、路灯杆、交通信号灯杆、广告牌杆等杆状物遍布各处,随着国内城乡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此类杆状物的数量及种类也大幅增加。为了确保这些杆式建筑能够正常使用,需要经常对其进行检测、清洗或维护等工作,此前大多是依靠人工攀爬去完成,有些还属于高空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且效率较低;若采用高空作业车,或搭建高架对杆件进行作业,又会使成本较高,缺少机动性。本课题拟研发一款专用于攀爬杆式建筑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