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行,我国村落赢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与矛盾,村落公共空间活力衰退,缺乏人性化设计,模式化等问题层出不穷。公共空间承载着村落重要的物质环境同时也反映出村民的行为特征及日常生活,因此组织构建好公共空间对于村落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北佳县地区七个发展程度不同的村落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赤牛坬村,神泉村、沙坪上村、木头峪村、陈家焉村、吴家山村、峪口村。通过环境行为、环境需求等相关理论的指导,对村落公共空间进行现状调研并观察村民行为活动方式与空间环境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出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存在的现状问题。包括公共空间分布不合理、连接性差、功能单一化、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完整、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基于前期对人群的行为、心理及空间文化内涵作出的相关调查研究,提出了发扬地方性公共空间的地域化原则、协调自组织公共空间的耦合性原则、创造精细化公共空间的需求性的原则。总结出公共空间相关设计策略,首先,公共空间应当进行空间的织补。包含布局与层次,功能与尺度、序列与节奏;其次,补充景观设施。提出从整体性、延续性、渗透性的进行景观设施设计的补充;再次,增添实体要素,包括丰富植物绿化、材质铺装、雕塑小品;最后,凝练传统文化的特质,分别阐述了文化应成为村落建筑、公共空间、道路、河道、乡土植物设计的基底。第五部分以峪口村为例进行村落公共空间设计,根据策略指导织补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布局,通过不同区域进行各个节点公共空间设计。希望以上措施可以对村落公共空间建设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