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袋堆载在大连地区小吨位静载试验的应用与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200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载试验以其直观、可靠、准确的优点作为确定地基承载力的首选方法,但在实践中发现,其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试验的顺利完成。以大连市目前的地基静载试验情况为例,加载系统在搬运过程中都需要配合能耗很大的运输车辆,不仅运输成本高而且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尤其当试验现场的地基承载力不足以支撑大型吊重设备进场,单独依靠人工又无法完成对试验设备的安装搬运时,试验只能暂缓甚至无法完成。所以研发一款便于运输、安装、低碳环保的新型小吨位静载试验装置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降低加载系统重量为出发点,首先采用钢材对主次梁进行了设计验算,得到一套常规加载系统;在此基础上应用碳纤维铝合金材料对加载平台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得到与金属结构相比其设计极限载荷不变而重量得到最大限度减轻的复合结构件,使加载系统各部件达到可以由人工搬运的重量。其次为了便于堆重物的安装搬运降低试验运输成本,本文将传统混凝土块等堆重物更换为水袋为加载系统提供反力,同时对影响水袋形变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借鉴弹性薄板理论将水袋侧壁简化为四边简支板,并提出一个拟刚度D’来考虑其与水袋形变的关系。利用材料力学相关公式并配合实测数据对水袋形变进行讨论,根据计算以及实验结果,分析了水袋高度、材质、四周约束强度对拟刚度的影响,得到拟刚度D’的理论经验公式,从而得到一个计算水袋侧壁变形规律的理论经验公式并对其进行验证。之后应用所推导的公式对加载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发现限制水袋侧向形变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提出将水袋设计成一米高的小水袋逐个叠放布置,并在其内张拉水平拉筋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稳定性。最终得到一套以水袋为堆重物便于安装搬运的新型小吨位静载试验装置。并对水袋作为部分堆载在大吨位静载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其他文献
目前,复杂形体的大跨空间结构体系的抗风设计仍主要以风洞试验为依据,该方法在缩尺试验中一些相似参数的模拟和一些物理量的精确观测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随着结构跨度及结
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配高强钢筋的混凝土,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但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规范规范》(GB50010—2002)的短期刚度计算公式是基于配有HPB235级钢筋和HRB335级钢筋的混凝土
桥梁损伤识别与健康监控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桥梁在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桥梁检测是保证桥梁安全运营的重要手段。基于振动的桥梁损伤检测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对桥梁挠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线路轻盈美观,要求许多桥梁具有较小的刚度,而且随着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单位车辆的载重量越来越
由于西部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质条件与地质构造,浅变质岩系风化层边坡在西部工程建设中频繁出现,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以厦蓉高速公路(贵州境)榕江格龙至都匀段YK138+880~YK1
传统的结构抗震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由结构自身存储和耗散地震能量,从而达到抗震设防目标。然而,由于人们暂时还无法预测到未来地震的强度和特点,这种被动消极的抗
徐变作为混凝土一种重要的长期性能,对混凝土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混凝土徐变因素很多,环境的相对湿度被认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自然环境中干湿循环、混凝土水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薄壁梁自重轻,刚度大,经济适用,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这些结构中横向剪切变形比较明显,必须加以考虑,否则很容易造成计算结果不可靠,更严重的会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随着近年来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高性能混凝土三大性能:高工作性、高耐久性、高强度之一的工作性,
因煤矿浅部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煤炭开发已逐渐转向深部资源,新井建设时煤矿立井井筒需要穿过的冲积层越来越厚,为了抵抗作用在井壁上的强大水土压力,必须采用高强混凝土井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