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教研制度是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的一种常规的教师集体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制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变化,这一制度在有些学校逐渐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的摆设,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但是也有一些学校因为老师们深切感受到这种集体研讨带来的好处而视其为不可或缺的教师互相交流、鼓励、学习的场所与途径。本文所研究的学校——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就是这样一所以其有声有色的教研活动特色和教学成就而闻名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的学习成就普遍被认为与教师的素质有关,近年来,研究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热门研究课题。KCS是教师专业知识中的一种,是关于内容与学生的知识(knowledge of content and students,简记为KCS),它能帮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自觉利用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所具备的先备知识、经验以及认知发展的内在规律。相比较而言,在教师的各种知识中,对教师KCS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利用笔者在该校实习的机会,收集了许多他们教研活动和带教老师教学的数据。透过这些素材,将回答本研究中的三个研究问题:第一,该校教师教研活动在内容上与教师KCS有怎样的关联;第二,L老师数学教学中她的KCS表现如何,她认为她的KCS从何而来;第三,其他学校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是如何促进其KCS发展的。研究发现,该校教师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常规的年级备课组教师集体备课,讨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环节的设计,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选择例、习题并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二是学校组织的本校与外校教师共同参加的教研活动,如后“茶馆式”教学的普适性研究、“同课异构”教学、专家讲学等;三是就一些研究课题,开展校本研究,如研究、交流学生学习某些数学内容时可能已经存在的正确或错误的认识。这些教研内容都与提升教师的KCS密切相关。L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被誉为专家型教师,她从教研活动、个人阅读和反思中学到更多的KCS。在对浙江某学校的10名数学老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该校教师对KCS的重要性非常认同,但并未将教研活动对促进KCS发展排在重要位置,究其原因,恐怕与该校很少开展有组织的教研活动有关。基于研究结果,笔者就如何发展教师的KCS对教师和教师培训分别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