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绝对数庞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乡村老龄化趋势明显等特点。“银色浪潮”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财政压力日益增大,养老金、医疗费、保健费和其他相关费用增加,人口年龄“金字塔”渐趋倒置,传统养老金制度面临严峻考验,家庭赡养功能随着家庭小型化而逐渐弱化。 获取养老保障是老年人的基本人权。处于老年时期的居民,由于自身缺乏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换的劳动成果,因此,他们通过自身力量来获取生存和发展条件的能力非常有限,处于这个人生阶段的人们,在生存和发展条件上需要得到社会的帮助与保障。社会保障以实质正义为基础,通过对形式正义的矫正,使社会达到最终结果的公平公正。社会养老方式的转变,呼唤着养老金制度的变革和现代养老金制度的诞生,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符合社会正义的要求。 本文研究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养老制度的发展历程,根据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特点,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重点研究了新世纪新阶段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情况。文章通过对城乡居民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形式,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赤壁市的试点情况为基点,探讨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赤壁市实施过程中总结出的新经验:深入开展便民利民的服务行动;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收缴、发放等工作的管理;采取多样化模式宣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创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养老账户管理模式;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居民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等。 本文从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所占人口比率、居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情况、被访居民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了解途径、被访居民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内容的了解情况、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因、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投保缴费档次、居民群体自身特征对参保意愿的影响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的因素。得出居民的性别和职业对参保意愿没有直接影响;居民的年龄越大参保意愿越强;家庭收入对居民是否参保和选择参保缴费档次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家庭人数的不同对居民的参保意愿有直接的影响;居民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着参保率的高低等基本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加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保障;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养老保障制度;明确各级财政的责任分担;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间的转移接续等,以期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