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旅游生态效率测度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基于辽宁省2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实证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ec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公园作为中国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发展低碳旅游的重要载体之一,更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路径。森林公园数量和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有效地支撑和保障了森林旅游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学术界对森林旅游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视角探讨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向、市场竞争力和景观质量评价等,却未能考虑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根本性驱动力;二是从单一森林公园旅游经营的微观视角入手,分析森林旅游经营过程中的效率问题,以及影响森林旅游经营活动效率差异的关键因素,忽略了森林旅游活动存在非期望产出的事实。因此,全面测度包含环境要素在内的森林旅游生态效率、客观分析驱动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探寻增强森林公园旅游经营效率的优化路径至关重要。本文以辽宁省2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对2009-2018年森林旅游生态效率的测度,探究生态环境约束条件下,森林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试图建立驱动机制提升森林旅游生态效率,平衡经济与环境利益,为实现森林旅游永续发展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以下5个部分:(1)理论阐释森林旅游生态效率驱动机制。通过效率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空间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进行分析,为构建森林旅游生态效率测度模型、森林旅游生态效率空间效应模型、森林旅游生态效率驱动机制演化机理奠定基础。(2)森林旅游生态效率测度。通过研究区域森林旅游概况构建森林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SMB模型从静态角度对森林旅游进行生态效率测度;最后从动态角度利用ML指数测算全要素生产率。(3)森林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分析。首先进行时序演化特征分析,判断森林旅游生态效率走势;其次对生态效率进行全域、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空间集聚特征;再次为利用基尼系数、敛散性方法分析空间差异对生态效率的空间差异分析;最后是生态效率空间演化分析,刻画生态效率重心变化轨迹。(4)森林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科学构建影响因素指标并进行数据检验,确定使用个体时间双固定的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森林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5)森林旅游提升路径分析。基于森林旅游生态效率测度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数据校准、条件分析,识别促进森林旅游生态效率提升的核心条件和辅助条件,设计生态效率的提升路径组合,最终形成驱动机制模型。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森林旅游生态效率测度方面。辽宁省森林旅游生态效率样本期内的数值整体上在0.764-0.825之间,呈M形状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效率损失数值中,投入冗余均值排名前三位的指标为耗能量、职工人数、固定资产投入,数值分别是23.59%、19.14%和14.42%;区域间生态效率差异明显:辽东和辽南区域的生态效率水平明显高于辽西和辽中北区域。森林公园层面,生态效率长期完全有效的景区只有两个,分别为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和大孤山国家森林公园,仅占总数的7.14%。(2)森林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化趋势。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一步探讨了生态效率的演化规律。首先利用HP滤波法进行了生态效率时序分析得出,生态效率的趋势成分与纯技术效率的趋势成分皆成上升趋势,且生态效率趋势成分变化大于纯技术效率趋势成分。非参数核密度分析表明,全域范围内,不同时期的森林旅游生态效率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效率差别、极化程度的演化特征;空间自相关显示,森林旅游生态效率具有空间分布的集聚性特征,在空间关联上具有稳定性,分布上主要形成了高、低两个不同层次的集聚区域等;收敛性分析表明了森林旅游生态效率呈现明显的δ收敛和绝对β收敛;空间演化特征表明,辽宁省森林旅游生态效率的空间变化范围较为均衡、幅度较小,发展态势呈集聚性,拓展方向为西南-东北,椭圆覆盖范围为森林资源丰富的区域。(3)森林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森林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指标,在对数据平稳性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生态效率的6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6个因素对于生态效率的影响均是正向作用,其中:人均GDP、旅游产业结构、研发投入强度与生态效率显著正相关;高等级公路密度、城镇化水平、环境规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4)森林旅游生态效率驱动机制。在对数据平稳性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生态效率的6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6个因素对于生态效率的影响均是正向作用,其中:人均GDP、旅游产业结构、研发投入强度与生态效率显著正相关;高等级公路密度、城镇化水平、环境规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分析了森林旅游生态效率的提升路径,即混合驱动型、产业驱动型、协同驱动型,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稳健性检验,证实了本文分析的影响因素解释生态效率水平的科学性及生态效率提升路径的有效性。论文创新之处:(1)研究视角的创新。既有文献评价森林旅游效率时,多从经济视角出发,测算资本投入与经济产出的比率关系,研究森林公园经营主体在完成由公益性事业单位向独立法人地位转变过程中,如何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集约化发展为目标,探究森林旅游经济增长和永续发展的关系,将森林碳汇、耗能量、“三废”排放量等环境指标纳入效率评价体系,从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视角测度森林旅游生态效率,揭示森林旅游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压力的动态关系,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满足人们对森林旅游的需要。(2)研究方法的创新。既有文献对森林旅游效率的研究普遍采用单比率法、指标体系法和模型法进行评价。其中,单比率法存在指标核算复杂、挖掘资源潜力有限等缺陷;指标体系法存在权重分配上的主观性;模型法多采用传统DEA模型,无法衡量评价指标的松弛变量,存在评估缺陷。本文在测度森林旅游生态效率时,选取了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消除了径向和角度选择差异引起的测度偏差,既解决了指标的松弛问题、保证测度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视角下的效率测度目标,充分体现了生态效率测度的本质。(3)研究内容的创新。既有文献对于森林旅游效率驱动机制的研究,多在选取影响因素指标的基础上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单一因素对森林旅游效率的作用方向与影响程度,但没有考虑各宏观因素对森林旅游效率的综合影响,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本文采用了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识别了促进森林旅游生态效率提升的核心条件和辅助条件,剖析了人均GDP、旅游产业结构、高等级公路密度、城镇化水平、科研投入强度、环境规制6个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共同作用效果,设计了混合驱动型、产业驱动型、协同驱动型三种森林旅游生态效率提升路径,并构建了森林旅游生态效率驱动机制模型。本文基于辽宁省2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进行生态效率,针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科学规划,提升森林旅游影响力。充分挖掘区域历史、民俗、特产等元素与森林旅游结合,多维度地立体开发,丰富森林旅游内涵,实现森林旅游空间上的均衡发展。提升游客生态认知,突出生态资源优势。第二,加强区域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整合区位资源、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增加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完善区域服务产业经营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第三,开发经营以生态环境约束为条件,减少盲目、过度投资,推广使用环保类和新能源产品,设计的项目遵循森林旅游活动本质。第四,加快智慧景区建设,提升森林旅游品质。通过智慧景区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品质,打造智慧景区环境监测系统,用科技手段保障生态利益。
其他文献
“气韵生动”本是南朝齐梁时期的画家谢赫总结的“画法”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一术语又横跨了诗文书画等不同的文艺领域,在各种艺术门类中发展演变,拥有了丰富的内蕴性,兼指文法与效果。本文主要基于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围绕“气韵生动”的诗画特性,从写人视角,结合《世说新语》文本,将文献、文本、文论融通起来,以探讨这部小说“气韵生动”的写人特色。绪论重在通过梳理以往学术界对“气韵生动”的研究,认为这一古典文
<正>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发病与人们的日常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不健康,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发病率也在升高。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必须调整饮食习惯,从根源处斩断病根,根除疾病。那么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都能吃哪些食物呢?哪些应该多吃?哪些应该少吃甚至不吃?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在饮食上有"六要"。1.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品、垃圾食品;2.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
期刊
从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阐述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逻辑依归,论述了融入的基本原则,围绕课程育人、网络育人、全员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五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有效路径。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矢状位平衡与足底压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0名符合标准的AIS患者。对每位患者在X线片拍摄后进行足底压力测试。矢状位参数测量包括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 LL)、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 TK)、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骨盆入
<正>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是凉山州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特殊时期,建立完善凉山州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有助于充分发挥实验室技术支撑作用和应急处置决策能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凉山州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现状和运行情况,提出研究制定合理的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建立完善兽医实验室监测网络、健全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和强化监测预警专业技术队伍等发展对策,以充分发挥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
期刊
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女性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以及中医体质与侧弯严重程度、患者生活习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一般数据,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对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与侧弯程度和生活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女性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以气虚质占比最大,其次分别为气郁质>平和质>阳虚质>特禀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仅气虚质在不同程度侧弯中人
<正>胆囊,在腹腔的右上方,悬吊于肝脏之下,约鸡蛋大小,是贮存胆汁的仓库。肝脏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帮助消化食物,分泌胆汁便是实现这
期刊
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的足底压力指标,总结其特征,评价其脊柱冠状位平衡与足底压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的44名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影像学检查包括Cobb角、骶骨中垂线(CSVL)和第7颈椎中垂线(C7PL)之间的偏移(也称为颈7侧方偏移)、主弯顶点侧方偏移(AT)和冠状位骨盆倾斜度(LPT)。对研究对象进行静态
本文介绍了扬州台对"村村通"981KHz广播发射机工程建设各项改造及实施情况,由于配套项目多,任务重、时间紧,通过努力实干,主动配合,因地制宜,工程进展顺利,建成使用一年多,至今设备运行播出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