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国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按照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的原则,组建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建立了中央和省两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但距“精兵加现代化”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亟待建精建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是指主要运用国家财政资金从事地质工作的队伍,也就是我们惯称的地质“野战军”队伍。具体包括: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所属队伍(惯称“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调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惯称“地方或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以及原工业部门地勘行业重组精干后的地质调查队伍(惯称“行业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大量资料和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总结出了我国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人才队伍的现状和培养情况;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初步掌握现有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搜集到国外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的定位、规模等情况,并总结其带给我们的启示;最后提出了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问题和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相关概念界定;第二章主要是对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队伍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是通过分析国外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现状取得值得借鉴的经验启示;第四章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摸清现有的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人才培养模式,并以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探讨我国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第六章在研究如何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问题的对策建议。最后部分为结论及有待研究之处。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调查研究了我国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人才队伍现状;初步分析了我国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人才队伍现有培养模式;分析概括了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创造性地进行了关于人才培养内在动力机制、操作运行机制、外部保障机制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体改进的对策建议。但这一研究还十分粗浅,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