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导线性化句法模式与汉语疑问词问句的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er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有两个目的:其一提出一个新的句法模式以进一步精简最简方案;其二依据此模式对汉语特殊疑问句给予新的分析。具有概念必要性且严格意义上的语法应该包括词库、推导过程及线性化这三个部分。词库负责为推导提供语素和单词。推导过程将词库提供的材料生成层级式结构。推导过程中合法的操作只有合并,移位不再做为原始的操作,而被解构为合并与再合并。做为将二维结构的推导转换为线性结构表征的线性化在句法模式中得以保留。汉语中的疑问词问句可以采用此理论加以分析。句末语气助词不是汉语疑问句的标句成分,标句成分的非可诠释性特征[uWH]只能通过句子中具有可诠释性特征[WH]疑问词成分的再合并加以核查、删除。汉语疑问句中副词性疑问词的位置非常灵活,这由它分布上特殊的制约条件决定。某些话语因素,如话题化与焦点化都会对它的分布产生作用。语段理论完全可以纳入本文提出的新句法模式。语段推导中的激发机制问题与特征核查中的会聚问题通过来自线性化与句法-认知的接口中的解释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
其他文献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诗人的情感载体,正确理解和传达诗歌意象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意象图式是对具体空间关系的抽象概括,当这种抽象概括投射到其它认知领域时,就会形成比喻、象
当今世界,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的计算机文化及互联网文化也由此而生。与之同时出现的便是大量与这种新兴文化相关的隐喻。对于计
本文对美国华裔作家自我形象重建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美国的移民背景下的华裔形象以及在美国文学史中华裔角色的地位及形象的形成。 第二章分析
随着礼貌理论的发展,从80年代起,一部分语言学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礼貌行为的一个分支--非礼貌言语行为,并逐渐将其从礼貌理论中独立出来进行研究。这一研究目前还未建立起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