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患者。随着对MM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诊断标准和预后评估手段的更新,以及新药的不断问世,MM患者的生存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但MM目前仍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随着MM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管理疾病的并发症及其治疗变得尤为重要。感染是M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部分患者早期死亡是由感染引起的。因此明确MM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特点,防治感染至关重要。多发性骨髓瘤存在的免疫缺陷是易患感染的重要因素。参与免疫调节的细胞包括适应性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B淋巴细胞等)和固有免疫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以及肥大细胞等)。目前关于不同免疫细胞在不同疾病中的改变及发挥的作用的研究众多,但关于不同免疫细胞与MM患者并发感染的研究甚少。目的本文通过分析MM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特点及研究细胞免疫功能与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达到早预防早治疗MM感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并寻找出新的感染风险预测指标的目的。方法本论文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根据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分析MM化疗后感染的特点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危险因素。第二部分:采集2017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的符合入组条件的MM患者外周血标本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根据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细胞免疫功能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第一部分内容结果:1、92例患者发生感染的患者共52例,未感染40例,感染发生率为56.52%(52/92)。2、住院时间长(P=0.000)、Neut减低(P=0.037)、低Hb(P=0.016)、低ALB(P=0.013)是MM化疗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感染发生率依次为呼吸道感染最常见64.18%(43/67),尿路感染14.93%(10/67),肠道感染7.46%(5/67),皮肤感染5.97%(4/67),血流感染4.48%(3/67),腹腔感染及肛周感染1.49%(1/67)。4、细菌、真菌及病毒为主要感染病原体,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感染发生率89.55%(60/67)。真菌感染发生率为7.46%(5/67),合并皮肤疱疹病毒感染2例次,感染发生率为2.99%(2/67)。第二部分内容结果:1、167例次测细胞免疫功能的患者68例发生感染,99例未感染,感染发生率为40/72%(68/167)。2、感染组T%、CD4+T%、CD8+T%、TEF、TREG/TEF较非感染组下降。其中T%、CD8+T%、T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感染组CD4+T/CD8+T、B%、NK%、TREG较非感染组升高。其中NK%和TRE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感染发生率高,感染部位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多为细菌感染,住院时间长、Neut减低、低Hb、低ALB是MM化疗后感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MM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T%、CD8+T%、TEF下降及NK%、TREG升高与患者感染相关。本研究可为临床MM并发感染防治提供指导,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成为MM并发感染新的预测风险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