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按照统一的原则制定地方排放削减指标、分配污染物排放额度,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特征、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控制,城市空气质量却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受空气流动及污染源分布影响较大,为了在开展规划过程中充分掌握区域大气特征,既要了解污染源排放特征对空气质量影响的差异性,也要考虑产业空间分布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本文以大气环境分级管控技术为框架,通过气象模型模拟区域内特征气象环境,再设置不同特征污染物的虚拟排放源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归纳污染排放源相对浓度贡献度评价出敏感区域分布,通过归纳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评价出脆弱区域分布,两者综合后设置出污染物增量严控区,并通过代表性的污染物监测数据作为评价指标,找出特征污染物当前浓度分布情况,在浓度高值区设置出污染物存量减排区,从规划层面减少污染存量,控制污染物增量,再结合现有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一类区,构建出广州大气环境空间管控规划格局。本文从三方面入手对广州大气空间管控规划进行了分析设计。空间分级管控方面,展示了广州市大气环境管控区评价结果,将管控区分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生态保护红线外)、大气污染物存量重点减排区和大气污染物增量严控区,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了管控要求。污染物防治管控方面,针对污染物、污染源的现状,从“减存控增”的角度对能源、工业源、机动车流动源、农业面源等排污源管控工作提出了规划改善建议。区域防治方面,围绕周边城市污染传输问题,从产业疏导、外来车辆、排污权交易、应急预警四个方向提出了区域联动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