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小金丹等临床常用外科中药ADR发生通报与报道现状,对毒性成分、中药基原等所致ADR的中药内在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通过大样本数据检索,对影响中药ADR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整理,进一步探讨了导致ADR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相关因素,为包括外科临床用药在内的中药ADR发生提供参考信息。材料与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近30年CNKI、维普、万方、CBM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及相关书籍的查阅,遴选中文核心期刊及科技核心期刊等有价值文献信息,选取小金丹等外科常用方剂发生ADR较多的药物,对致ADR发生原因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中药ADR的发生与毒性成分、中药基原、入药部位等因素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重点对文献中发生的ADR与中药毒性成分、中药基原等内在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系统归纳整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小金丹等4味常用中药的ADR发生,可能与毒性成分、中药基原、入药部位及性别年龄等个体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点,通过查阅1200余篇文献、参考或引用300余篇文献,梳理出中药ADR发生与毒性成分、中药基原、入药部位、给药方式或途径、中药剂型、毒理学研究结果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初步显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初步表明,含有相同蛋白类、生物碱类、酸类、毒苷类、萜及内酯类、蒽醌类衍生物、无机成分等毒性成分;毛茛科乌头属、银杏科银杏属、楝科楝属、大戟科大戟属、马兜铃科马兜铃属等中药基原;种子、菌、树脂类等入药部位;口服、注射、舌下、直肠、经皮给药,雾化吸入及离子透入等不同给药方式;注射剂、煎剂、粉剂、酒剂、片剂、胶囊等中药剂型;49味中药的毒理学研究结果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体因素与中药ADR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小金丹等中药ADR发生与毒性成分、中药基原、入药部位等因素可能存在相关性,为临床用药早期评判中药ADR的发生提供一种分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