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AO的仿人机器人行走控制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liming10060651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人自20世纪走进人类社会以来,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代表了当今最为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而仿人机器人以类人的外形结构出现,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仿人机器人可以适应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代替人类完成各种任务,在很多应用方面可以发挥人类的能力。目前对于仿人机器人的研究仅限于在较为理想的环境下进行,机器人还不能智能地应对相对恶劣的环境。由于仿人机器人所具有的非线性、高维度、强耦合的特性,使机器人的行走控制技术一直是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在与周围环境发生接触交互时,对运动的干扰也是不可避免的,机器人如何应对这些干扰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NAO进行仿人机器人行走控制研究,进行了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首先,为了更加准确地得到机器人NAO躯干姿态信息,克服陀螺仪与加速度计本身具有的局限性,采取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对两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机器人躯干绕坐标轴旋转的角度,得到的信息将为后续的稳定性控制做好基础准备。接着,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双足机器人步态规划方法,即线性倒立摆模型,应用到仿人机器人NAO平台之上。本文在阐述线性倒立摆模型的原理后,进行仿人机器人NAO的步态数据规划,并进行实验验证。其中,该步行规划方法打破传统的常量ZMP模型,在双脚支撑期间采用三次函数进行平滑处理,并同步规划出每个控制周期相对应的ZMP轨迹和质心轨迹。这样,避免了双足支撑期阶段ZMP轨迹的连接问题,从而使质心的运动速度可以进行平滑的过渡;此外,在机器人运动模型上一改传统的逆运动学求解模型,将机器人的抬脚高度考虑到规划的过程当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本文研究了一系列的站立和行走过程中的反馈策略。着重提出四种反馈策略,分别为踝关节策略、髋关节策略以及下肢关节策略和上肢策略。该反馈策略的组合能够使机器人行走过程中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进而顺利完成任务。此外,鉴于仿人机器人NAO的结构复杂、状态较多,本文设计了一套对机器人自身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令机器人的使用变得方便安全高效率。
其他文献
该文从信息技术角度初步研究了可重构ERP的构建,认为信息系统应该采用组件技术以实现重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存储过程的MRP组件.该文首先对MRP展开算法
光学字符识别是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领域发展的热点之一,可广泛应用与文档、交通运输的管理.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字符识别系统的开发还远未成熟,只是在部分领域取得了一
该文利用模型验证(Model-Checking)方法的强大运算能力,这篇文章给出一个新的制造系统的结构化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符合模型验证(Symbolic Model Checking)方法来验证系统行
该文在智能交通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智能交通系统中发布系统的基本特点.我们剥离了复杂多样的终端,把重点放在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这两个关键点上.随后详细分析
该文的重点是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收缩的求解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的新算法.该算法应用了快速而有效的不完全演化策略去搜索较优解的分布信息,通过分布信息决定精英个体,再由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基于多门学科的应用,要设计和开发出一个理想的管理信息系统要运用很多关键技术.该论文以东南大学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为背景,对管理信息系统及
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开关功率放大器,主回路采用三电平电路结构,控制系统采用了PID技术和SPWM技术.实践表明这种方案设计合理、控制简单,易于应用和拓展.论文首先对开关功率放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的这种不确定的时延,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广义预测控制的控制器,并且针对多速率采样系统也进行了广义预测控制器的设计.首先设计了一个基于以太网的网
切割问题(Cutting stock problem,简称CSP)广泛存在于各种工业部门中,如生产钢铁制品、纸张、木材、皮革、玻璃等行业.该文研究的钢管切割问题是一类特殊的一维切割问题,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