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高校在长期服务三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无可替代的影响力,高校科技兴农不仅是指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还包括对农村、农业人力资本的培训。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又给农业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高校仍存在许多自身的和外部的约束因素来制约其科技服务作用的发挥。目前,高校在农村现代化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而其现有结构、机制必须在新形势下做出相应调整。本文就是以此为目的,在过去学者的研究成果与高校科技服务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上做成。本文主题部分为第二到第六章。首先对高校科技服务和农村现代化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就全国高校科技服务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别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科技服务农村现代化的模式,得出了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服务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又包含了很多问题。接下来,主要介绍了江苏省高校科技服务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模式,江苏省作为全国的教育科技大省,其服务模式多种多样,本文主要选取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科技大篷车”模式和“百名教授兴百村”模式以及扬州大学模式。然后,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苏省高校(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主)科技服务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成胁,从而得出高校要发挥优势,改变劣势的结论。随后,文章从分析了高校科技服务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与政策方面的约束因素。高校科技服务在政府重视程度方面、高校获得支持方面、农村意识方面与基层就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另外,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的政策基础上得出了政策方面的约束因素,表现在缺乏系统的高校科技服务政策,而且监督经费使用、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成果转化方面都缺乏相应政策。通过分析上述问题与约束因素,以期对症下药,提高高校科技服务水平。最后,根据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高校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继续并将发挥其无法替代的影响力的广阔前景,并且针对整篇文章,从政府、高校自身、企业、科研院所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保证高校可以顺利发挥其科技服务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