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是一个极富悲剧感的作家,她的人生充满了悲剧体验,她把悲剧的眼光带进自己的作品,这种个人生命中的悲剧体验一经与作品中的苍凉意韵相融合,就使作品具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美感——浓厚的苍凉意韵所呈现出的悲剧美。
张爱玲的个体生命经历了家世的没落、亲情和爱情的缺失以及双重精神家园的幻灭等种种悲剧体验,形成了她悲观的精神气质,使得她自觉地用"苍凉"去解释一切。"苍凉"成为了她"生命的底色",更成为其文学创作中的审美诉求。在她看来,苍凉是一种独特的悲剧体验,她将古今中外众多的哲学思想、文艺理论和文学思潮融会贯通,创造出独具个人魅力的苍凉美学观。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时时处处弥漫着浓郁的苍凉意韵。无论是对爱情婚姻题材的书写,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抑或语言风格、意象营造、描写手法和叙事角度等写作技巧的运用,对苍凉意韵的诠释成为了她创作的基调和不懈的追求。
本文拟从"苍凉"二字出发,追溯张爱玲生命中对她产生深刻影响的悲剧体验,并对她的审美诉求的形成和表现进行多角度的总结,最终对其作品中的苍凉意韵展开全景式地深入分析和探讨,呈现出张爱玲"苍凉美"的永恒魅力。
张爱玲的"苍凉"不仅是她个人独有的魅力,在文学史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她对于"苍凉"的经典书写不仅与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产生了精神上的相通和共鸣,更影响了身后一大批作家的创作。他们在创作中与她气息相近,风格趋向苍凉,甚至被称为"张派"传人,可见张爱玲的魅力和影响力。她的那种阅尽人世沧桑的老练和遗世独立的苍凉,仍是当今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年轻作家们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