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高校招生入学考试制度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而且由于其重要的桥梁与辐射作用长期为社会所关注。高考形式和内容,处于人们认识和接受高考制度的“最前沿”,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改革引发的争论最多、共识也最难达成。本文以宏观的高考命题立意,以及考试组织形式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与改革现状分析,重点探讨当前社会背景下如何构建兼顾国家、社会、学校、考生等多方利益的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方略。 论文采用纵向与横向研究相结合,在对大学入学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行历史考查、国际比较和改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大学入学考试形式、内容的发展轨迹和运行规律。并以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作为切入点,分析不同利益主体围绕高考运行产生的利益格局,从而探讨其对当前高考形式、内容产生的影响。同时,以分省命题与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为例,对高考形式与内容的公平性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主要观点及结论: 1、长期以来,高考制度承载着太多教育与社会功能,这是引发公众对统一高考关注与争论的源头。而高考过强的统一性,即以一张考卷、一次考试、一项分数选才,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兼顾多样已成为高考形式、内容改革的现实之需。 2、当前高考改革中,政府、高校、中学、考生和家长是最主要的利益主体,他们的利益差别是客观的,改革必须正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平衡和协调各方利益的制度。 3、兼顾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高考形式逐渐从统一走向多样,高考命题强调以能力、素质立意取代知识立意,是高考制度追求科学选才的重要途径,但并不能因此而忽视考试选才的公平性。因为,当高考改革不可避免地要成为资源分配的规则时,规则的公平性是公众的首要挂念。
其他文献
大学生消极自由是指大学生在教育中能够免除教育者或者学校的不正当干预或者强制的自由。其具体内容包括思想和表达的自由、最基本的行为自由以及人格免受侵犯的自由。无可否
提起晋煤集团古书院矿,就不能不提起程朱理学;提起宋代的程朱理学,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程颢。他担任晋城县令期间大兴乡学,短短三年内在晋城开设了七十二所乡学,而在城北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河北省体育彩票市场的经营状况,并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发展策略。主要研究结果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积极鼓励学生上好体育课、课外活动的同时,学生运动伤害事故也在不可避免地出现、增加。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中小学生因意外伤害事故致残或死亡的
国学是知行合一的实践之学,其基本精神是践行。文化的魅力究竟有多大?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有多大?走进今天的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你就会找到答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