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民营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仅成为了重要的产权形式,而且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区别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制度背景和生存环境,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当中经历了具有特色的模式。并购则是中国民营企业实现企业扩张和资本集中的快速有效形式,所以,本论文关注了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当中的这种增长方式。具体研究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并购类型和并购后的长期绩效情况以及影响长期绩效的因素。 首先,本论文从经济学领域角度和管理学领域角度,对企业的并购中交易和并购后协同效应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的回顾,梳理了这两个领域研究的重点和成果;然后,结合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的研究情况和制度景,选取了2005年和2006年发生并购的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财务指标”研究法,以若干个财务指标为基础,通过因子分析,获得并购前后的综合绩效得分,对并购后的民营企业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比了不同并购类型的综合绩效;最后,建立回归模型,检验了并购后的协同效应,考察公司的管理,治理和资产等因素对中国民营企业并购后的绩效影响程度,以期发现对中国民营企业并购后绩效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 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当中不同并购类型所占的比率相差不是很大,并购后的协同效应会随着并购类型的不同有所差异。并购后的不同年份、公司的绩效也有所差别。在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因素当中,公司的管理、治理和公司的资产情况对公司的绩效有不同的影响。从相同点来看,在并购后的不同年份当中,公司的薪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公司的并购绩效的改善;董事会的运作对并购后的不同年份的绩效影响显著;从不同点来看,公司以往的并购经验只对民营企业的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后的绩效有显著的影响,而对纵向并购来说,公司的以往并购经验所起的作用很有限,只限于公司并购交易当年和并购后的第一年;高层的变动对于公司绩效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混合并购而言,高层的变动却有利于公司的绩效提升。 同时,本文结合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相应的总结,并有针对的提出建议和措施,期望能对民营企业的并购以及并购后的整合提供相应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