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且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为二型糖尿病,桑叶作为降血糖的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有研究证实桑叶通过抑制α糖苷酶降低餐后血糖,为进一步研究桑叶中降血糖的有效成分及降血糖作用机理,本研究将筛选桑叶提取物中降血糖作用的有效部位进行组方,探究其对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及结果:1.桑叶降糖有效部位的筛选及验证:应用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筛选四种桑叶提取物(桑叶多糖、桑叶总黄酮、桑叶总生物碱、桑叶其他)中能够有效降低血糖的部位,(结果显示桑叶黄酮和桑叶生物碱具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应用均匀设计进行不同配比的桑叶总黄酮和桑叶生物碱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影响的实验,结果显示桑叶总黄酮和桑叶生物碱的配比为6:1时降血糖作用最好,因此按此比例组方为桑酮碱;随后应用正常小鼠糖耐量实验及糖尿病模型小鼠降血糖实验验证了桑酮碱的降糖作用,结果显示桑酮碱能提高正常小鼠单糖和多糖的糖耐量,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2.桑酮碱对2型糖病大鼠模型的作用: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8周后一次性腹腔注佘STZ(35mg/kg)。大鼠出现多尿症状后测定血糖,取血糖值高于16.7mmol/L的大鼠为成模大鼠。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卡波糖组,桑酮碱73.5mg/kg、147mg/kg、294mg/kg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分组后每周称大鼠体重和剩食量,并计算摄食量。给药4周后,每周眼眶取血,单周测空腹血糖,双周测定随机血糖。给药6周及12周后,眼眶取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给药12周后,大鼠禁食8小时麻醉颈总动脉取血,用于血液生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比色法测定血清中糖化血清蛋白、尿素氮、肌酐、HDL、LDL、TG、TC。结果显示桑酮碱可以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化血清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LDL、TG及TC水平,提高HDL水平。3.桑酮碱对db/db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作用:将db/db小鼠按血糖值分为模型组,阿卡波糖组,桑酮碱105mg/kg、210mg/kg、420mg/kg组,另设db/m小鼠作对照组。分组后每周称小鼠体重和剩食量,并计算摄食量。每10天尾尖取血血糖试纸测定小鼠血糖。给药14周后,进行多糖糖耐量实验,实验周期结束后,小鼠眼眶取血,测定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结果显示桑酮碱可以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糖、改善小鼠多糖耐量、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并减轻胰岛素抵抗。4.桑酮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实验模型、分组及给药方式同2,大鼠给药6周及12周后,代谢笼收集大鼠24小时尿液,统计24小时排尿量并测定尿液白蛋白及肌酐含量,大鼠血清测定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并计算大鼠肌酐清除率,取肾脏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肾脏固定后进行HE染色,观察肾脏病变情况,肾脏PAS染色,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系膜及基底膜病变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中TGF-β1、smad2/3、p-smad2/3、连接蛋白、胶原Ⅳ及E-钙粘蛋白的表达水平,蛋白印记法检测大鼠肾脏中TGF-β1、smad2/3、p-smad2/3、胶原Ⅳ及E-钙粘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桑酮碱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清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改善蛋白尿,降低肌酐清除率,同时,桑酮碱减轻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肾脏病变,抑制肾脏中TGF-β1、smad2/3、p-smad2/3、连接蛋白、胶原Ⅳ的表达,升高E-钙粘蛋白表达。结论:桑叶提取物中降血糖作用的有效部位是总黄酮和生物碱;桑叶总黄酮和生物碱(6:1)合用时降血糖效果最好,并能改善正常小鼠单糖和多糖的糖耐量。桑酮碱能够降低db/db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及高脂饮食联合链脲霉素致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并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该作用的产生与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