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翻译界对戏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英若诚集导演、演员和翻译于一身,具备了理想的戏剧译者身份。首先英若诚先后在话剧《龙须沟》、《雷雨》、《骆驼祥子》、《推销员之死》等剧中扮演了诸多不同类型的角色,其次他推荐、翻译、演、导了一大批外国剧目,如《上帝的宠儿》、《哗变》、《芭巴拉少校》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充分展示了他广博的学识和作为演员的可塑性。在长期的戏剧翻译实践中,他形成了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戏剧翻译思考和策略,有自己鲜明的翻译风格:主张戏剧翻译的口语化、简洁性、动作化和性格化,在戏剧翻译中追求戏剧的整体观演效果,为戏剧翻译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本研究选取英若诚对老舍《茶馆》的戏剧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以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操纵理论为研究视角,了解该理论对其戏剧翻译活动有着怎样的解释力。在Andre Lefevere看来,翻译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的子系统相互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下,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因素会影响翻译改写的过程。该理论重在描述翻译现象并通过解释既有翻译现象产生的原因来试图揭露翻译中潜在的规律性。本文通过考察英若诚的文化世家背景、其戏剧翻译所处的时代语境及其观众的审美视阈,探究英若诚在戏剧《茶馆》翻译中的文本选择与策略运用,揭示英若诚集导演、演员和翻译家于一身的戏剧译者身份背后所具有的文化诗学和主题特点,以及译者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因素的操控。全文分为除引言、结论、主体分为四章。引言部分交待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一章是文献综述部分。在此作者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操纵论的相关研究和国内外有关英若诚及《茶馆》英译的研究状况。第二章介绍了文本《茶馆》及其英译本情况。其中包括作者的介绍、《茶馆》内容概述及《茶馆》英译本的介绍和评述。第三章是理论框架部分,阐释了操纵理论的定义、操纵三因素简介及以操纵理论来分析《茶馆》英译本的可行性。第四章是主体部分,透过操纵论视角运用三个操纵因素对《茶馆》英译本进行分类例证分析,揭示意识形态、诗学观及赞助人分别对文本选择、翻译过程;主题传达、人物塑造、情节构思以及翻译策略方面的操控。最后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对全文主题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一方面意识形态、诗学观及赞助人在翻译过程中影响了译者英若诚的行为,并且该理论对其戏剧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戏剧创作、戏剧翻译需要综合考虑戏剧性的特质,既要保证戏剧翻译的文学性,在塑造典型形象、传达深刻主题上下功夫;又要照顾到舞台表演的口头性、即时性和大众性的特点,为演员的舞台表演和观众的现场接受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