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联合口服胃窗造超声造影在鉴别胃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例患者行SMI联合口服胃窗超声造影检查,通过观察病灶的血流情况对其良恶性进行诊断分析,而后行胃镜检查进行对比,且以胃镜钳取或手术切除病灶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评估SMI联合口服胃窗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的准确率。结果(1)199例患者中胃炎87例,胃溃疡25例,胃息肉6例,胃间质瘤7例,胃癌74例,SMI联合口服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出胃炎82例,漏诊5例,胃溃疡25例,漏诊2例,胃息肉5例,漏诊1例,胃间质瘤7例,胃癌70例,漏诊4例,总符合率为94.0%,胃镜诊断出胃炎85例,漏诊2例,胃溃疡24例,漏诊1例,胃息肉6例,胃间质瘤6例,漏诊1例,胃癌72例,漏诊2例,总符合率为97.0%。SMI联合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对胃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与胃镜诊断符合率相比,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MI联合口服胃窗超声造影时,胃良性病变119例血流多为不丰富,主要为0~I级,恶性病变80例(7例间质瘤,病理证实6例为恶性,1例良性)血流多为丰富,主要为II~III级,统计学分析表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恶性病变的血流较丰富。(3)对于微小病灶或早期胃癌(EGC),SMI联合口服胃窗超声造影仍出现漏诊(EGC漏诊4/74)及误诊,而对进展期胃癌(AGC)的诊断准确率高。结论(1)SMI联合口服胃窗超声造影检查是诊断胃良恶性病变的一种经济简便、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方法,可以与胃镜、X线钡餐等检查方法互补,以提高对胃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2)SMI联合口服胃窗超声造影检查诊断AGC准确率高,尤其在诊断有无远处转移灶方面要优于胃镜。对EGC及部分良性病变如胃息肉有较高的漏诊率,有待改进以提高准确率。(3)SMI联合口服胃窗超声造影检查可通过检测病灶的血供情况间接帮助判断胃的良恶性病变,并对评估胃癌的病程进展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