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由于全球经济的加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繁荣。外来商品踏入它国要尽快的打开市场,就需要进行广告宣传,而广告宣传首先面对的就是语言翻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广告翻译研究。广告是一种呼唤性的文本,它的最终目的是能唤起顾客的购买欲。简洁的文字相比冗长的文字会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加节省预算。因此,广告语言通常要求文体简洁。另一方面,广告要向顾客传达产品信息,就必须包含足够的信息量。然而在实际翻译中,这两者经常冲突,很难达成统一。本文应用莱文森的语言经济学原理,来讨论在广告翻译时,通过哪些策略可以使广告翻译变得既简洁又不失本意而又有深意。莱文森的语言经济学理论对会话的经济性做了研究,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理论包含了三个原则,分别是数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每一个原则又从说话人准则和听话人推论的角度详细分析了这些原则。数量原则要求说话人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而听话人要相信说话人的陈述已经是最强表述。信息原则要求说话人说的尽可能少,而听话人要根据信息内容扩充信息。方式原则则要求说话人不要无故使用不同寻常的表达方式,如果使用了,听话人则要推测这种特殊的表达法是否隐藏了其他含义。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广告翻译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介绍了广告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然后分别从词法结构、句法结构和修辞特色的角度总结了广告语言的特点。在了解了广告语言的特点之后,分析了广告翻译文本中出现的不符合语言经济学原理的现象,分别是从语义的缺失、词汇的冗余、句法的冗杂和文化因素的缺失四个方面阐述。其中语义的缺失中还分成了缺乏关键信息和错误理解两个方面。文中第二部分详细地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莱文森的语言经济学理论以及讨论了用该理论得出广告翻译策略的可能性。最后一部分是运用莱文森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广告翻译的策略。策略共分为了四个大类,分别是音素翻译法、词汇为基础的翻译法、句法翻译法和其它的一些翻译策略。每个翻译法之中又包含了几个小的类别。在“其它的翻译法”类别中囊括了一些不适合划分到之前的三个类别中,但是也适用翻译广告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