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促进了数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而教材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对课改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定数学课程改革中教材的适应性为研究对象。 并认为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为各个学校、地区在教材的选择上提供一定的参考;二是为教材的修改提供相应的依据;三是了解课程改革的实施程度。其理论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有关教材理论的意义;二是对课程目标理论的意义。 基于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的分析,确立了两个基本研究问题: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概念、内涵以及本研究中所指的教材范围;影响教材适应的多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本文认为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定义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数学课程标准》,为了实现数学学科对人的培养所发挥的特有功能,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使用,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满足不同学生需要,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信息的极重要的一系列载体;确定本研究中所指的数学新教材的范围为重庆地区使用的通过审定的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实验教科书;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析,确定影响新教材实施的主要因素为教师、学生、家长,并据此进一步建立相应的研究工具,确定研究方法和步骤;对重庆地区进行抽样调查;量化调查结果,对新旧教材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统计及检验;具体分析统计结果;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提出关于新教材修订、使用的具体建议:加强对新课改的宣传力度,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农村的教学网络建设,教材编写应该注重广泛适应性,教材选择应该注重地区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