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积极型英汉双语词典编纂中最基本的要素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an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已成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其运用之广勿庸置疑.在这种形势下,大多数中国人渴望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外部世界同时也用英语向他们介绍自己的社会.在学英语的过程中,英汉词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英汉词典的编纂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出版了许许多多英汉词典,他们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传统的词典编纂学一般把汉英词典看作是生产性的而英汉词典则是理解性的,因为汉英词典主要起帮助中国读者查找英语对应词、使用英语的作用而英汉词典主要起帮助中国读者查找英语生词.理解英语的作用.但要说、写地道的英语仅依赖汉英词典中的对应英语词是永远不够的,一些信息诸如语法、用法等也对使用英语起看相当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大多数读者都希望英汉词典带有此类信息,并借助这种词典,积极地掌握英语、使用英语.这里,我们把以生产性为目的而编纂的英汉词典称为积极型英汉双语词典.单语英语学习词典如《牛津高级英语学习者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of Current English)和《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Contemporary English)可以说起到了帮助学习者说写地道英语的目的,它们的英汉双解版更是受到了中国读者的欢迎,但是这类词典并不是据中国学习者的具体情况而编纂的,一些中国学习者所需要的信息往往被忽视.所以很有必要编纂积极型英汉双语词典以满足读者使用英语的需要.国外学者对积极型词典的探讨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而中国的研究则起步于90年代.该文将讨论积极型英汉双语词典编纂中最基本的一些要素.第一章概述了英汉词典发展一百多年多历史,英汉词典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仿效;半仿效;独立研编.第二章论述了双语词典中最重要的部分:对应词.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对应性的分析,提出了寻找汉语对应词的原则以及如何在词典中把他们列出.第三章论及积极型英汉词典的一个重要特征:丰富的语法信息,并提出了一套实用的语法代码.第四章分析了英语搭配的类型,并对中国学习者最觉难以掌握的词汇搭配,如何在英汉双语词典中表现它们作了详述.该章还涉及了习语和谚语.该文的最后一章讨论对读者学习、使用地道英语很有帮助的例证,并就提供例证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设想.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分析《新编英语教程》练习,并评估其对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影响。课程的设置和评估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练习的设计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中是基本的。
该论文通过实际语篇分析,探讨了英汉指称词语在表达可及性方面的异同.数据统计的结果表明,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相应的指称词语在可及度上分布的是相似的.英汉最显著的差异表现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厨电和小家电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发出来,如,电磁灶或煤气灶(做饭)、豆浆机(打豆浆)、电饭煲(蒸米饭)、电压力锅(炖鸡、炖肉)、抽油烟机(排油烟)、烤箱(烤面包、蛋糕)、微波炉(加热食物)、果蔬机(清洗蔬菜水果)、洗碗机(洗碗)、蒸蛋器(煮鸡蛋)、酸奶机(制作酸奶)、榨汁机(榨水果蔬菜、研磨、绞肉)、电水壶(热水)、小厨宝(相当于浴室的热水器)、消毒柜(给餐具消毒)等等。不仅种
期刊
妨碍性焦虑在二语学生中广泛存在并对学生目标语的习得起负面影响,但语言学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焦虑.在该文中作者试图把美国心理学博士Maxie C. Maultsby,Jr.创立的理
对于哈代高超的象征艺术,很少有人作过系统论述.但象征的使用不仅能深化主题并使之更形象,而且常常能奇迹般地激起读者的情感并唤起读者的想象,从而赋予作品与众不同的全新意
《米德尔马契》深刻地揭示了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女性的悲剧.作品通过女主人公多罗西娅的经历控诉了女性的悲惨命运.作者乔治·艾略特创作这部作品旨在反映她的内心世界,抨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