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懋业银行兴衰论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1977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中外合办银行的兴办高潮。此前,现代新式银行这一新生事物在中国还只是刚刚起步。在此后的约十年时间里,中外合办事业昙花一现般勃兴。北洋政权的跨台后,喧嚣一时的中外合办银行归于沉寂。中美合办中华懋业银行便是其中之一。该行从清末的1887年开始筹建,一直到民国九年(1920年)才正式开业,前后历时33年。但银行的存在时间却不到10年。而该行全部清理完毕已是新中国的1956年的事了。  与其它合办银行一样,中华懋业银行的兴衰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其原因既然与那个时代的大背景分不开,但作为合办事物的新尝试,它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人们去探讨。以中华懋业银行为例进行个案分析,可以使进一步深入了解银行在机构建设、组织管理、人事安排、业务经营以及兑换券的发行等方面所做的开创性的工作,这是作为银行成功的一面,即所谓经验;同时,银行在协调中外行员的关系、内部系统、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以及监督银行管理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是该行的失败的一面,即所谓教训。  具体而言,该行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20年2月各分行相继开业到1923年上半期为银行的起步和调整时期,此为第一阶段;从1923年下半期到1926年下半期是银行短期繁荣时期,为第二阶段;从1926年下到1929年5月是银行迅速走向衰退的时期,为第三阶段。综观三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该行整体的发展趋势。  该行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合办银行在当时有许多共同的原因,但就本行而言,其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沉重的负担,即各级地方政府无止境的摊派,使银行不堪重负;二是无底的深渊,就是对中央政府的大额贷款,多数成为呆帐;三是内部纷争,具体为内部中外行员之间、内部组织机构之间的协调问题长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加剧了银行的内部的离心倾向;四是唇亡齿寒,就是其它类似银行的倒闭对该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以上四个方面只是银行潜在的危机,但致使该行走向清理的直接原因是沪津两行的经营不善以及后来各派军阀的混战。由于后期该行由桂系入股,但桂系在1929年的混战中失败,其拥有最大股份的懋业银行被蒋介石查封就不足为怪了。
其他文献
对于19世纪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边疆妇女历史的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发展了近半个世纪,而在国内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该文首先对在美国学术界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爬
该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具体翔实地描述了上海市闸北堂教会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发生、发展状态,对于教会的组织形态、经济资源、布道工作、社会功能等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两汉诸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前人大多以人物为中心,对个别人物的思想如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思想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但从整体上对诸子思想,尤其是
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暴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之一.该文以关注幸存者这个"弱势群体"为出发点,主要依据一些档案资料和作者对39位南京大屠杀幸
《东京梦华录》为北宋遗老孟元老避地江左后所撰,共有十卷,涉及宫城、河道、店铺酒楼、街坊巷市、皇宫朝会、郊祭大典、市民生活习俗、饮食起居、岁时节令、勾栏瓦肆、歌舞百戏
长期以来,因政治上的畛域,学界没能对蒋梦麟的教育思想给予应有的重视,实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优良传统文化遗产的一大憾事,为了发掘和吸收蒋梦麟进步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当前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