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经常被教师们忽视。由于越来越多的交流需要通过网络进行,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通过写作完成,教师和学生们也开始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王蔷,2006:227)。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写作仍然是四项基本技能中最难掌握的。写作和记忆单词、操练语法习题不一样,它需要学习者将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内化进而产出新语言。由此可见,掌握写作技能比掌握其它几种语言技能都要困难。因此,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来,词块备受二语习得的研究领域的语言学家关注。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迅速发展,研究者们通过计算机分析本族语者的自然语言发现,大部分自然语言不是由单词、短语或句子组成的,而是由那些固定或半固定的词块构成的(Altenberg&Granger,2001;Wray,1999,2000)。词块是一种融合语法、语义和语境,形式较为固定(Nattinger&De Carrico,1992),在真实交际中以高频率出现的(Wray,1999)语言现象。很多研究者在对词块运用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学习者掌握大量词块对于听、说、读、写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刁琳琳,2004;丁言仁&戚焱,2005;马广惠,2009,2011;张霞,2010)。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是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者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因此,笔者在总结前人词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笔者认为合理的词块分类,并将其运用到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以回答以下问题:1)将词块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否有效?2)学生们在写作中使用的词块数量和频率上有何差异?3)学生们在写作中使用的五种词块类型有何差异?本研究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词块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应用的研究背景、目的、以及论文的整体框架。第二部分回顾了词块在国内外外语教学中的相关研究,详细介绍了词块的定义、分类,以及词块的应用研究,并且提出了笔者认为合理的词块定义和分类。第三部分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词块理论的基础。为了了解词块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作者在第四部分对本次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了进行本次研究,笔者采用测试作为前测、后测的实验工具,在实验前后让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以黄州区一中学高二(六)班和(八)班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实验班和控制班,人数各为45人,实验持续时间为10周:在实验班运用词块进行写作教学,其实验过程分为认知词块、运用词块及巩固词块三个阶段。控制班仍采用常规教学方法,不强调词块,教学重点放在词汇记忆和语法规则的操练上。第五章是本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在收集前测和后测的写作成绩之后,笔者用SPSS 19.0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写作分数进行检验,通过前后测的成绩对比,笔者发现将词块应用到写作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Excel软件对两组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所使用的词块个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通过词块学习提高了词块使用意识,在词块使用的数量和频率上都有很大的提高,要优于控制班。通过Excel软件对两组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所使用的词块类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词块使用种类上有明显差异,实验班学生能在书面表达中使用更多词块类型,他们更倾向用固定搭配和句子框架类词块,而控制班学生在词块类型使用上基本没有变化,虽然他们也使用了很多固定搭配和句子框架类词块,但是在数量上没有实验班明显。通过对学生们使用的词块类型进行统计,本次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实验班学生还是控制班学生,在使用聚合词块上都不够理想。因此在第六章,笔者对如何更好地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词块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学生对词块的重视程度;2)老师应在课堂上组织更多活动帮助学生操练词块;3)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词块的能力。在最后一部分,笔者也对本次研究的局限性进行探讨,为以后的研究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