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水稻淀粉代谢及糖转运关键基因表达的效应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合产物在水稻源库系统中主要是以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形式进行代谢及转运,淀粉的代谢速率和可溶性糖转运效率决定了水稻源库流三者的关系,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从水稻叶片固定CO2到胚乳中储藏淀粉的合成,OsGWD1、OsMEX1、OspGlcT、OsAGPS2和OsAGPL2等基因的编码产物在淀粉和可溶性糖的代谢及转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各基因在模式植物中的功能研究结果,我们构建了各基因相应的过表达和CRISPR/Cas9基因敲除转基因水稻,并进一步筛选出代表性转基因纯合系,对其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性状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调控各基因表达对水稻形态建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而为高产优质育种实践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和遗传材料。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创建了 OsGWD1、OsMEX1&OspGlcT、OsAGPS2&OsAGT、过量表达转基因水稻,目的基因表达分析显示所有构建都顺利导入受体并成功表达。另外,我们还利用CRISPR/Cas9基因定点编辑技术编辑OsGWD1、OsMEX1、OspGlcT、OsAGPT、和OsAGPL2基因外显子区特异的靶位点,并成功获得各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体。2、OsGWD、基因过表达引起水稻株高变高,籽粒变长变窄,千粒重增加。同时稻米的热力学特性发生改变,糊化温度显著上升,热焓值总体提高,并且增强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耐旱性。敲除OsGWD1基因导致水稻分蘖数减少,但粒型变化与过表达一致,其他如千粒重、稻米品质等性状并未发生明显变化。3、同时过表达OsMEX1和OspGlcT基因引起水稻分蘖数减少、株高变高、籽粒变长变窄及千粒重增加。此外,过表达稻米的起始糊化温度To、峰值糊化温度Tp、终止糊化温度Tc和热烚值ΔH都明显升高。在ABA胁迫下,野生型对照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下降,而过表达水稻叶绿素含量有所提高;低温胁迫下,过表达材料表现出一定的耐寒性。分别敲除OsMEX1和OspGlcT的单基因突变体表现出分蘖数减少,株高和千粒重降低,以及籽粒变长变窄的表型,而稻米品质未发生明显变化。4、同时过表达OsAGPS2和OsAGPL2可引起转基因水稻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有所下降,而垩白和胶稠度也有一定变化。敲除OsAGPS2基因导致水稻出现灌浆受阻,籽粒空壳现象严重,极大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与种子育性。而敲除OsAGPL2基因后,水稻的千粒重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有所上升。
其他文献
在现代信息社会,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猛,信息交互和传输更是日益繁多。然而,频谱资源逐渐受限,引起了频谱拥塞的问题。可见光通信正是由于丰富的频谱资源而受到广泛关注。另外,Polar Code是在理论上唯一能够达到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技术,并且能有效降低传输误码率。因此,本文结合Polar Code的优势,主要研究基于Polar Code的可见光通信信道编码技术。本文充分调研了可见光通信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
为满足市场上污水处理工艺中对潜水推流器的需求,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发了新型电动机直联式摆线星轮潜水推流器。从原理和结构特点等方面对其做了详细的阐释。此设备已投入实
提升机钢丝绳作为常见的承载运输构件,其运转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人身财产安全,需对其进行实时在役无损探伤排除安全隐患。现有的磁轭式漏磁检测探头磁吸力大,结构笨重,会对复
利用Internet/Intranet开展网上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新模式。基于Web的网络课程开发正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论文调研了国内外网络课程、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和
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催化松柏醛生成松柏醇,是华细辛主要药理活性成分甲基丁香酚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分离CAD基因并进行功能验证是调
荧光探针有高的灵敏度,高的选择性和好的生物相容性,广泛用于化学化工、材料化学、环境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本文通过设计并合成了四种荧光探针,实现了对内源性生物酶和气
SiC具有高导热性、化学惰性以及室温和高温下良好的机械性能,但是SiC陶瓷固有的脆性,使得其具有断裂韧性低、冲击阻力低等弱点,因此限制了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本文通过在SiC基体中引入第二相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分别制备了纳米颗粒增韧SiC陶瓷和碳纤维(C_f)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微观形貌表征和力学性能研究。首先制备了纳米颗粒增强SiC陶瓷材料,以α-SiC为原料,纳米β-SiC为增强相,利
目的:(1)通过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5个时点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的变化情况,并分析5年研究期间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评价中医扶正固本法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