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提出“讲好中国故事”,随着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取得与之匹配的国家软实力和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发展诉求,讲好中国故事正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最佳载体之一。本研究所运用的符号学理论工具主要为符号的标出性理论。从符号学的视野来看,中国故事的反复提及意味着其符号意义的缺失,即中国故事在符号域内是作为异项被标出的,而符号范畴内对立二项的不对称所带来的标出性,是会跟随历史的发展发生标出性翻转的,所以分析出中国故事的标出动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标出性翻转路径的探寻,是本研究利用标出性翻转的必然性历史眼光来主动寻求中国故事实现翻转成为正项的独创之道。显然,首要任务是分析中国故事的标出性。由于中国故事作为符号的集合体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所以厘清它的标出性和标出缘由需要分野于中国故事所裹挟的“中国”和“故事”两个层面来开展。一方面,中国故事因中国话语、文化、制度与道路的标出而标出;另一方面,中国故事因故事思维、个体故事和传播技能的标出而标出。针对这两个层面六个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中国故事标出性翻转的路径被确定在优化故事内容、提高传播技能,重构中国话语、彰显文化本能这四个维度之中。中国叙事学是以民族文化视角为切入点的叙事学,它不仅从宏观层面对重构中国话语、彰显文化本能具有关照性,而且从微观的具体叙事技法上对优化故事内容、提高传播技能具有指导性,是对中国故事标出性翻转路径分析的最贴切的回应。所以本研究最终得以构建了以活用故事的动态性结构,巧妙设置与调动故事视角,运用意象进行积累和诗化三个方面为主的中国故事的“中国式”叙事的实践策略,为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国故事的标出性翻转提供了具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