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重要的生防天敌昆虫,对于蚜虫等田间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冬季设施农业中蚜虫危害严重,亟需一种高效、环保的蚜虫防治方法。为此,本试验对河北保定地区异色瓢虫不同越冬时期的生物学特性与滞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将自然越冬的异色瓢虫定期取样放入长光周期与适宜温度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对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寿命、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等生物学参数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对不同越冬时期雌虫的卵巢发育情况进行了测量和记录,得出异色瓢虫雌虫不同越冬时期的滞育规律,并根据以上数据探讨如何保护与利用越冬代异色瓢虫,结果如下:(1)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产卵前期先增加后减少,冬至日前后(12月15日)异色瓢虫产卵前期最长,平均达到20天。整个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量逐渐增加,越冬后期可以稳定在600粒左右。但是越冬滞育会显著降低异色瓢虫生殖力,与未经历越冬的雌虫相比,雌虫产卵量明显下降。异色瓢虫不同越冬时期的取样后存活时间与产卵历期变化具有一致性。经历越冬可明显增加雌虫的寿命。在越冬期结束时,异色瓢虫的成虫存活率为60%,雌虫存活率要明显高于雄虫。(2)随着异色瓢虫越冬时期的延长,雌虫卵巢管长度变短,卵巢整体缩小,冬至日前后,雌虫卵巢管长度最短,平均为521.1μm。此后,卵巢逐渐发育。结合不同越冬时期雌虫的产卵前期和卵巢的发育情况,保定地区越冬代异色瓢虫在整个越冬阶段,雌虫的滞育程度先加深后减轻,11月初至11月底为滞育诱导期,此后直至次年的3月中旬为滞育维持期,在冬至日前后滞育程度最深,3月中旬到4月中旬为滞育解除期。(3)1月中旬至3月中旬,异色瓢虫产卵前期较短,产卵量与其他越冬时期相比相对较多,存活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1月中旬至3月中旬是利用保定地区越冬代异色瓢虫的最佳时期,越冬初期(11月初)至1月中旬这段时间应对越冬代异色瓢虫的种群及其越冬场所进行保护。此研究为冬季在设施农业中保护利用异色瓢虫提供了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