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蝶窦垂体腺瘤术后易并发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本研究通过检测32例垂体腺瘤患者手术前、后血钠变化以及血浆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醛固酮(aldosterone ALD)和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的变化,探讨垂体腺瘤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其与ANP、ALD、ADH之间的关系,阐明经蝶窦垂体腺瘤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材料和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3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32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常规检测垂体功能全套和血电解质,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ANP、ALD、ADH水平。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后第1、3、5、7天连续观察血浆ANP、ALD、ADH的变化,同时每天检测血电解质和24小时尿量。检测8例健康自愿者的血浆ANP、ALD、ADH水平,作为正常对照。结果:32例垂体腺瘤患者均行经蝶窦肿瘤切除术,术后19例发生低钠血症,发生率为59.4%。垂体腺瘤术前ANP水平稍高于正常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363),术后第1、3天ANP水平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后逐渐恢复,一周后接近正常值。垂体腺瘤患者术前ALD水平亦略高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852),术后逐渐下降,至第5天降至最低值,并与术前比较出现显著性差异。垂体腺瘤患者术后ADH略有上升,但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巨大=0.87,P大=0.96,P微=0.34)。垂体腺瘤患者手术后发生低钠血症组和无低钠血症组相比,血浆ANP水平在术后第1、3、5天存在显著的差异(P1=0.007,P3<0.001,P5=0.014)。血浆ALD水平在术后同一时期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92,P1=0.495,P3=0.869,P5=0.205,P7=0.445)。低钠血症组患者术前的ACTH值较非低钠血症组低,无显著性差异(P=0.57)。低钠血症组患者的尿量与ANP之间呈正相关,r=0.045,P<0.05。结论:1.经蝶窦垂体腺瘤手术后易并发低钠血症。2.垂体腺瘤患者手术前血浆ANP水平稍高,提示垂体腺瘤患者手术前有排钠的倾向。3.垂体腺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浆ADH的变化不明显,提示ADH不适当分泌对低钠血症的影响不是主要因素。而ANP和ALD变化明显,提示ANP、ALD是影响低钠血症的主要因素。4.垂体腺瘤手术后低钠血症组血浆ANP水平增加显著,是促进低钠血症形成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