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枝为常用中药,主要用于治疗肩臂、关节酸痛麻木。近年药理研究发现其水提物有显著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作用。为了寻找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跟踪方法对桑枝水提物进行了分离,确定有效部分为桑枝水提液浓缩后酒沉、离心,上清液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吸附,0.5N氨水洗脱部分。利用各种离子交换层析和其它方法对有效部分进行分离,共得到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1-deoxynojirimycin(1)、N-methyl-1-deoxynojirimycin(2)、fagomine(3)、1,4-dideoxy-1,4-imino-D-arabinitol(5)、2-O-(α-D-galacto pyranosyl)-1-deoxynojirimycin(9)、6-O-(β-D-glucopyranosyl)-1-deoxynojirimycin(17)、1,4-dideoxy-1,4-imino-(2-O-β-D-glucopyranosyl)-D-arabinitol(18)、γ-氨基丁酸(22)、L-(+)天门冬氨酸(23)、4-O-β-D-glucopyranosyl fagomine(24)和哌可啉酸(25)。对部分化合物的药理筛选结果表明1-deoxynojirimycin(1)、N-methyl-1-deoxynojirimycin(2)、fagomine(3)和1,4-dideoxy-1,4-imino-D-arabinitol(5)具有较高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其中1-deoxynojirimycin(1)是桑枝水提物中含量最高的多羟基生物碱(相对于生药约含0.11%),同时显示了很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IC50小于10-8M),为桑枝水提物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主要活性成分。在确证1,4-dideoxy-1,4-imino-D-arabinitol(5)和L-(+)天门冬氨酸(23)的结构时,对伯胺基及环上亚胺基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了一些探讨。设计了三条路线合成多羟基吡咯烷类活性化合物1,4-dideoxy-1,4-imino-D-arabinitol(5),完成并优化了以L-木糖为原料的第一条合成路线,总收率(28%)比文献报道的合成该化合物的其它路线有较大提高;以D-阿拉伯糖为原料按类似路线合成了1,4-dideoxy-1,4-imino-L-xylitol。同时,对另外两条路线进行了探索,考察了其中的一些关键反应。讨论了路线Ⅲ中2,3,5-三-O-苄基-L-木呋喃糖醇的生成机理。在以五碳糖为起始原料,通过氰基取代并还原增长碳链合成多羟基哌啶类生物碱fagomine和其异构体5-epi-fagomine的尝试中,考察了三种还原氰基的方法,其中采用硼烷·二甲硫醚还原取得成功。为了进一步简化氰基还原条件,对2,3,5-三-O-苄基-D-阿拉伯糖醇的4-位羟基的保护进行了探讨。以氨基酸作为引入侧链的起始化合物,建立了多羟基生物碱的N-烷基化和酰基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本论文合成部分共合成了57个化合物,其中41个为首次合成。